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大宗商品断崖式“降温”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3日

炽热的中国经济正在降温,人们担心的物价疯涨、通货膨胀加剧的局面在6月得到了显著缓解。与此同时,经济尤其是工业企业生产活跃度的下滑也愈发明显。截至6月,PPI指数的四连降开始引起市场另一重担忧,与其紧密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跌被认为是主要诱因,钢铁、金属铜、动力煤、塑料、成品油……多米诺骨牌式的下行趋势是否警示实体经济迫在眉睫的危机,市场正在密切关注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

PPI连续下跌预示经济低迷

对于一直担心通货膨胀会如6月飓风般影响日常生活的人们来说,最新出炉的6月CPI数据,就像是一粒定心丸。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6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6%,创29个月新低。

此前几个月不断攀升的食品价格似乎放慢了步伐。统计显示,6月份最后一周,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以降为主,18种蔬菜批发价格连续两月回落,比前一周下降2.5%,比5月初下降28.6%;猪肉价格连涨两周后再次回落,比前一周下降0.7%,同比下降21.2%。

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去年普遍担忧的物价上涨压力正在消退。首先,对CPI影响最大的食品价格一直在下降,包括蔬菜、水果、猪肉;同时,在6月2.2%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只有约0.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CPI仍会处于继续探底过程中,最低点在7-10月任何一个月中都可能出现,其中7月可能在2.0%左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这样判断。

然而,就在人们为物价的"退潮"而感到高兴时,另一个困扰中国经济的问题也正显露征兆,与6月CPI同时公布的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创下31个月以来新低。

6月份PPI数据显示,当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进一步下降至-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8%。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3%。

业内专家分析,6月份PPI继续负增长主要是受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落影响,目前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包括国内煤炭等燃料动力类价格、水泥等建材价格、钢铁等冶金类价格都出现快速下降。而受PPI连续走软影响,前5月我国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为负值,也说明了企业生产活跃度的逐月萎缩。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1日,有色金属、农资、能源、建材、钢材、轻工原料价格下跌。其中,有色金属价格下跌0.9%,能源价格下降0.7%,原油价格下跌2.3%,为连续第11周回落,累计跌幅达20.8%。实际上,废品价格一天一个价无疑是映射PPI走势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随着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废品价格在上半年上演了大幅跳水的行情,整个废品行业的回收价格平均降了约40%。不仅废纸,其他如塑料瓶,钢、铁、铜等边角料的回收价格也在走低。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及需求的回落,可以说通胀已成为过去式,真正代表第二产业的PPI数据证明中国的通缩已经很严重了。"未来对抗通缩的方法需要出台更大力度的政策,特别是加大政府投资。随着需求的不断下滑,未来企业业绩回落趋势可能会超过此前市场的预期。"

PPI今年已经连续跳水,此前业界认为上半年环比有望企稳,但从近两月同比、环比双降的情况看,PPI企稳尚需时日。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全球经济不景气拉低大宗商品价格,国内生产性需求疲弱,导致近期PPI持续下行,也显示实体经济需求疲软。PPI的持续回落也显示企业生产活动不活跃。这一点从6月PMI数据表现出来的低迷上也可以得到验证。数据显示,6月中国PMI为50.2%,比上月微幅回落0.2个百分点,创7个月以来新低,其中新订单、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落,表明影响企业生产预期的因素仍然很多,企业生产的恢复仍需要很长时间。

钢价全线下跌首现全行业破产

PPI的连续负增长,仅仅是判断中国经济走势的一个指标,事实上,它背后代表的多个大宗商品价格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出现"雪崩"式的暴跌。

"新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截至7月9日,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为9791万吨,周环比增加45万吨。过去,铁矿石供不应求,是国内各大钢厂拼命争取的资源。但如今大量"远渡重洋"而来的铁矿石只能囤积在各大港口,等待钢价回暖、行业形势好转。

以青岛港为例,曾经它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铁矿石进口量几乎占了中国总进口量的1/7。曾经每天有1万多辆卡车和30多列火车载满铁矿石,从港口驶向河北、山西、陕西等中国内陆省份---卡车有两层楼高,每列火车长达1.5公里。但如今这些曾经珍贵的资源却堆积在港口的货场中,销售不掉。有贸易商介绍,这些被堆积的铁矿石通常是贸易商买来或钢铁厂预订的,但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下降和需求减少,很多钢铁厂不愿兑现合同、贸易商则找不到下家接手,就演变成了这种景象。

据了解,中国支付的铁矿石价格已从2011年9月份的顶点下降了超过三分之一,降至每吨130美元左右,巴西淡水河谷在价格上一再向中国钢厂优惠促销,但钢厂们仍没有表现出购买的兴趣。铁矿石"急转直下"的命运并不是突然改变的,而是国内钢铁业持续低迷的一个缩影。

据中国钢铁协会发布的一季度钢企盈利报表显示,2012年一季度的中国钢铁业惊现全行业亏损现象,这是进入2000年以来,首次出现整个行业的亏损。"钢铁业现在产能严重过剩,我们的利润率从2008年以前的最高10%,降到现在0以下了。"某钢铁厂销售经理表示,6月份钢铁市场经历残酷的去库存过程,大中小型钢厂都面临生存危机。

7月9日,全国17家主要钢厂发布调价信息,价格再次全线下跌。数据显示,上述17家钢厂均对建筑钢材产品进行调整,价格继续下跌,下调幅度从10元/吨到120元/吨不等,下跌幅度有所收缩。从建筑钢材方面来看,本次出台调价的钢厂主要集中在华东、西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地。且上述地区主要钢厂建筑钢材出厂价格全部下跌,而即使在钢厂出厂价格继续下调的情况下,钢材现货市场走势也依然不乐观,需求的持续低迷,造成市场成交较差,而预计未来钢厂的报价将继续下挫。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1年中国钢铁需求增速放缓至8%,2012年则可能放缓至4%。分析人士表示,国内钢铁行业自去年10月份便进入严冬,由于供需方面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至今一直处在亏损的边缘。虽然在5月末由于国内钢价受发改委审批项目速度加快、银行月末突击放贷等政策层面消息带动止跌企稳。但最根本的是国内市场整体需求依然低迷,在供求失衡的国内钢市,钢价的"严寒"或许才刚刚开始。就目前来看,钢铁价格至少将回到两年前的水平。

近期,武汉钢铁集团计划开办养猪场的新闻,令市场对钢铁行业的不景气有了新的认识。按产量计算,武钢是中国第四大钢铁制造商。实际上,在过去几个月,中国许多实力强大的钢铁集团都在悄然扩展核心业务之外的领域。比如,全球第三大钢铁制造商宝钢集团在去年实现的1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中,有一半来自非钢业务,而前年这一比例还仅为20%。

但能开拓"非钢"业务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没有"非钢"业务的钢铁公司更是脆弱不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达94.26%。如果除去"非钢"产业,全国钢铁行业炼铁炼钢主业绝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而"非钢"业务大部分都不在上市公司资产中。

煤价不复"好时光"

与钢价可称得上"难兄难弟"的还有焦煤价格,该类大宗商品同样正在"暴跌"的通道中挣扎不已。

最近几个月来,曾经风光无限的"煤老板"们如今正盯着不断下跌的煤价烦恼不已。秦皇岛海运煤炭网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52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24元/吨,继续刷新该指数设立以来的最低点。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55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