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一些东部沿海省份地方政府也试图去推动本地纺织企业迁出,部分中西部地方政府也积极承接纺织企业转入。但是,根据实地调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重要问题需要警惕。
在东部地区实施“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策略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主观上认为纺织业就是需要被换出去的“鸟”, 对纺织企业“关上用地闸门”,这不仅是对产业升级内涵理解的重大偏差,也明显有违市场公平,是地方政府变相主导产业转移的一种手段。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无视市场规律,一方为了短期政绩,一方为了获得零地价、无息贷款、免税等好处,悄然将不符合发展规律的产业引进落地,最终是“招得来,留不住”,并对其他成长型企业发展带来了冲击。
在新一轮纺织业转移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些错误的做法,让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纺织业产业链条相对较长,部分环节对资源条件要求较高。只有在综合考虑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尤其是潜在市场和产业配套之后,当运营的综合成本大于收入时,企业才有意愿从本地迁出。新一轮纺织业的空间布局调整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