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国家还应出台强制措施以保障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艳举例说,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行业生产的特种过滤产品可应用于热电厂高温除尘、垃圾焚烧烟气过滤等,对我们创造“一片蓝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热电厂、垃圾焚烧厂等企业购买过滤产品既提高了生产成本,又不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积极性受到影响。
所以,国家应当对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别制定粉尘浓度标准并强制实施,这样才会刺激企业购买该类产品。张艳表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一次性手术服、手术床单,对医生和病人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受成本影响,我国很多医疗机构还在大量重复使用手术服、手术床单。如果国家能够将这些产品纳入医保,必将对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内的技术、资金、人才等才能得到发展。”张艳如是说。
标准制定应跨部门合作
《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起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发布。李陵申说,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很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促进产业链衔接和标准化的应用。这其中检测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甚至是一项工程。
李陵申说,产业用纺织品最终能否进入医疗、土工、建筑、隔离、交通工具等下游应用领域,还要取决于这些行业的行业标准。“如果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产业用的标准要求来看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拿到下游厂家,连人家的门槛都进不去,那我们的标准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李陵申说。以交通工具用纺织品为例,美国、欧洲、日本都有不同的检测标准,而不同的检测标准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差异。
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滕小俊表示,现在企业往往采用高于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现行的“国标”已经无法满足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因此他希望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在服务于标准规范建设方面能够起到作用,并尽快推出产业用纺织品新标准。同时,由于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目前实行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及评价指标与发达国家采用的标准并不完全接轨。行业协会应组织专家义务为企业评估产品质量,以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