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广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三)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努力延伸产业链。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蚕茧、剑麻、黄麻、苎麻、桑树皮纤维等特色优势资源的新产品,以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产业链的延伸重在后续加工能力的拓展,纺织印染、花色品种的设计创新与推出;加大服装类、家用装饰类、产业使用类等新产品研发力度;改善皮革加工产品的结构,提高档次和质量。

(四)强化品牌经营意识,推进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有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区域品牌,提升广西制造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重点扶持一批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按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和储运销售,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重振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品牌。

(五)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棉纺织行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中心城市现有基础较好、科研实力较强、信息交流顺畅、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加大引资和自我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棉纺织业。

茧丝绸业要按照稳步发展优质桑园,努力提高茧丝质量,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丝绸工业发展的工作方针,顺应蚕桑业最适生态和比较效益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宜州、环江、象州、柳城、忻城、横县、鹿寨、蒙山、上林、宾阳等10万亩及以上的重点县市建设优质蚕茧生产基地,重点支持蚕茧生产重点县市大力发展丝绸工业,逐步形成桂西北、桂中和桂南优势蚕茧产业带和茧丝绸生产基地。引导和支持宜州、蒙山、横县、钦州、合浦、柳城等地的茧丝绸龙头企业向深加工方向拓展,促进茧丝绸产业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服装行业要立足于已形成众多加工型中小企业的地区,通过在桂林、柳州、玉林、贵港等地建设3-5个重点服装加工园区的导向作用,整合服装加工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发挥群体效益。

化纤行业要以我区北部湾沿海石化大项目开工建设为契机,开发利用聚酯等石油加工产品,积极发展高技术、高性能化纤生产。引导和支持南宁、北海、钦州等地优先发展化纤行业。

剑麻行业要对剑麻产品实行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标准,全力推进剑麻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广西剑麻集团为龙头,以建立全国最大的剑麻加工生产基地——山圩剑麻工业园为依托,引导支持南宁、崇左等适宜剑麻种植地区发展剑麻种植和加工业。

皮革行业要从源头抓起,大力发展畜牧业,优化良种,提供优质制革原料,引导和支持南宁、梧州、钦州、玉林等地的制革及皮革制品产业向深加工方向拓展,努力提高皮革及其制品的附加值。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利用和整合国家、自治区及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的技术进步、自主品牌建设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及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等工作。建立政府指导调控,企业储备、自负盈亏,银行贷款监管,财政贴息扶持厂丝储备机制,加强我区茧丝市场宏观调控,维护蚕农和丝绸生产企业的利益。

(二)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环保、土地、农业、商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为产业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在产业政策落实,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宏观调控工作中,要加强协调,为产业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抓住国内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和政策、区位优势,加快产业承接平台建设,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和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实力较强的自治区级科研机构完善研发手段,创建有较强带动和辐射能力的研发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或研发机构;支持中小企业采取各种形式联合创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设计、科研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开展长期研究与技术协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加强银企对接,对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好、发展潜力大的纺织服装皮革企业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予以融资支持;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服装皮革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和支持纺织服装皮革行业的加快;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五)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和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创建面向全行业的检测和质量服务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体系,形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产业集聚地培育建设起点较高、功能齐全、集原辅料供应、产品交易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纺织服装皮革专业市场,发挥市场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完善产业配套,提高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产业升级。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引进智力、引进人才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专业设计和技术开发人才。积极吸纳各类院校毕业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加强现有专业人才队伍的短期进修、培训和岗位轮训;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引进外来资金投资办厂、合资合作等措施,引进区外人才;完善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7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