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伦敦奥运会制作的1.1万套西装因其工艺复杂,成本投入比较大,而收益亦是不菲。记者了解到,此批为奥组委定制的西服套装让该企业拿到不菲的附加值,可谓售价“一件抵得上几十件”,每套约为4000元人民币!
其实不止如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烟台企业在国际高端领域竞争力提高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国纺织业在高端化浪潮与国际化竞争的推动下,已渐渐走向国际高端竞争。
烟台企业掘金海外
“事实上,本届奥运会上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运动器材和服饰均是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可以说中国企业才是伦敦奥运会背后最大的隐形赞助商。”陈晟讲,在此次伦敦奥运会上,有更多的小商品、运动器材、工程建造等都来自中国。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烟台制造”一时赚得盆满钵满,“回顾北京奥运会,也频频闪现烟台企业参与的身影。”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期间,主场馆“鸟巢”中的时钟系统,是由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提供,运行精确,工艺精致,受到主办方首肯;烟台新科钢结构自主研制钢格板产品,也在北京奥运会鸟巢、水立方等重点场馆建设中相继中标……
不过,细心就会发现,体育服装品牌并没有烟台的身影。“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对于本土品牌来说,还是缺乏主场优势的。对于远在国门之外的伦敦奥运会,并非休闲运动服饰起家的烟台企业,却成功在掘金体育用品中实现借力,意外成为‘客场龙’!”市服装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最近一年,赞助全球体育的烟台企业开始活跃。采访中,包括NBA赛场上的球迷挥动的毛巾等运动装备,欧洲杯期间球迷佩戴的护腕等,不少也产自烟台。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