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伦敦奥运的生意经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8日

但不成为赞助商,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就无事可做,伦敦的大门是敞开的。比如,安踏斥资6亿元赞助中国奥运代表团;李宁赞助了5支吸金大户的中国金牌运动队……还有一些隐性冠军:伦敦奥运会纪念品有65%将由中国制造,运动员身上的胸针、啦啦队的队服、体育场的座位……都有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身影。

数字营销首次正式竞技

能够亲历奥运会赛场的观众永远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感受奥运会。在过去几十年里,“电视”一直是那个最重要的媒介。但是,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悄然改变。

尽管只过去了短短4年,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相比,正面临着一个非常不同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实时享受奥运时光,网上奥运、掌中奥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而随着社交网络、微博的流行,你的朋友逐渐替代了电视评论员。

赞助商们当然也意识到这种营销环境的变化,于是“整合营销”、“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推广”成为品牌商们的高频字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4年里,社交媒体已经在全球迅速普及并逐渐成为品牌营销无法忽视的领域。对于大多数奥运合作伙伴和赞助商而言,伦敦奥运会是数字营销的第一次正式竞技。”VISA 大中华区市场营销总监潘蔚颖表示。

据潘蔚颖介绍,此次伦敦奥运,VISA 全球的主题营销战略是“GoWorld”,这项整合营销活动可以说是VISA 在长达25年的奥运赞助史上推出的最大规模营销活动,借助时下盛行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各个市场联动的“全球齐喝彩”是最核心的部分。

“比如,这次会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名运动员加入VISA之队,包括迈克尔·菲尔普斯、叶莲娜·伊辛巴耶娃、李娜,全球各地的粉丝可以通过Facebook、YouTube、Yahoo等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祝福和互动。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社交媒体,VISA也会将此项活动进行移植,比如中国的新浪微博和俄罗斯的VKontakte。”她说。

而新媒体本身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由于伦敦与中国的时差,赛事密集的伦敦下午时段,已是中国凌晨2点,因此预计只有少数国内观众会收看电视直播,会有相当数量的观众选择在网上观看网络视频点播。

在这方面,央视网当然是得天独厚的,但是各大网站,包括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在视频、微博和传统门户新闻上的“战斗”已经如火如荼了。据市场人士估计,如果算上购买央视网视频的价格,腾讯的投入将超过4亿元,新浪超过2亿元,搜狐和网易也接近1亿元。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