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绍兴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的思考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8日

2.支持纺织行业实现产业链升级。支持化纤行业调整原料结构,重点支持各种差别化、功能化纤维、高技术纤维和环保绿色纤维。支持织造行业细分纺织品市场,重点支持产业纺织品和特种纺织品生产。支持印染行业提高印染整理质量,重点支持绿色环保染色、数码印花、气流染色等先进技术工艺。支持服装行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品牌型生产企业的资金需求。

(二)加强业务创新,满足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

1.加强信贷业务创新。一是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信用等级较高的中小企业,扩大基层行的权限,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并灵活使用授信额度。二是采取灵活的担保措施,发放新型的抵(质)押贷款。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客户,允许发放信用贷款,并探索原材料、产成品作为抵押物,以仓单、商标权、技术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

2.加强中间业务创新。一是要依靠科技力量,开发系列化的网络服务,为纺织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网络结算服务、资金清算服务、网上银行服务和客户交易信息服务。二是在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信息化、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顾问、企业策划、项目评估等中介服务。

(三)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监测和退出机制

1.建立和完善纺织行业风险预警控制体系。一是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调查,密切关注有关部门公布的纺织行业关键数据指标,及时掌握风险预警信息,争取化解风险主动权。二是注重对纺织行业整体风险和子行业风险分析,建立专业化的研究团队,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提示等级。

2.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加强尽职调查,对借款人的借款条件、财务状况、借款用途认真核实、深入分析,注重宏观经济政策及行业分析,审慎选择担保企业,努力寻求多种方式缓释风险;加强贷后管理,改变“重贷轻管”的观念,特别要密切监督信贷资金流向,防止被挪用。

3.建立适时退出机制。加强对纺织企业贷后风险的监测和跟踪分析,在引导企业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对一些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产品附加值低、负债率高的纺织企业,要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减少贷款增量,采取调整贷款期限、变更担保方式等手段,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

(四)促进协调合作,形成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合力

1.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一是加强各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联合制定合作目标和规划,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强化合作的系统性和操作性。二是要加大本地银行和异地银行间的合作,更大范围沟通各银行经济金融信息的交流,有效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共同促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

2.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监管部门的导向性信贷政策及风险提示,合理规划信贷结构,减少贷款投向上的盲目性。二是有效利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准确了解企业的银行债务、对外担保,以及欠息、欠费、欠税、环境违法等信息。三是充分发挥集团客户年报审计和主报告行制度的效用,为信贷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8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