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自有蝴蝶来,企业的信誉度亦是如此。但单个企业的信誉传播范围毕竟有限,如果有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的体系为企业提供公信力推广平台,那么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企业的诚信推广事半功倍。白名单管理体系,就是这样一个“巨人”。
“日本颁布的行业自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可能分解出特定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进行限制。刚开始,国内企业及相关部门认为日本要设限、搞技术壁垒,但通过对该自律标准的研究,发现这些对特定偶氮染料的限制实际上欧洲早就已经存在,我国也很早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可以说偶氮设限实际上是国际共同认可的标准,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贸易壁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纺联”)副会长夏令敏在回忆中国企业对日本自律标准的态度时,很明显能感受到其内心的复杂之情。
白名单的那些希望
而后续发展也正如夏令敏所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中纺联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尽量减少中国企业在日本自律标准方面突然增加的成本。“偶氮染料的检测成本比较高,会对企业的出口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为此中日双方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在增加较少企业成本的前提下,建立起了白名单管理体系。”《服装时报》记者从夏令敏处了解到,中国输日纺织品企业如果通过了OTEX100/1000认证,输日产品可以免检,而没有通过认证的企业则需要抽检。抽样方式用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既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又不必对产品进行逐批检测,不使企业成本增加过多。
目前,包括伊藤洋华堂、伊藤忠、帝人、东洋纺、住友、三井物产在内的一批日本大的进口商和零售商已经开了若干说明会,来推广白名单管理体系的应用。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在推进该自律标准的法制化进程,而自明年4月份起,日本行业自律标准将上升为法律强制执行,这时候所有的企业和产品都要符合行业自律标准的要求。所以,企业需要加快应用白名单管理体系。
提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进白名单管理体系的工作,夏令敏有四个希望:“希望能够保障中日两国纺织品贸易的通畅,希望在体系推进过程中能促进我国纺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希望在体系运行成熟之后欧美市场也可以适用,更希望该体系能够在内销市场发挥作用。”如何对内销市场发挥作用,白名单主要负责人张希成说:“我国GB18401对纺织品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每次都通过检测来执行,那么就会大量增加企业成本,中纺联希望白名单管理体系的实施能够保障国内市场上产品的安全性,使国内的纺织品安全性不成问题。”
山东的“中日情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