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杨大筠:中国服装品牌建设与国际差距大

来源:全球羊毛衫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9日

最难突破的一点在于,在中国做品牌,品牌跟消费者,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在这个关联的满足意愿上中间有一个非常大落差,中国跟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美国的牌子,刚才郎咸平讲安娜苏是最后一个,但是事实还不完全只是这样,美国所有的品牌,像POLO、CK,包括安娜苏,它是70年代的,所有的品牌都是在1965年到1978年之间诞生的,而美国这一品牌的诞生也有它的历史原因,因为美国在二战后,第二次人口的高峰期,这些人从美国二战后的反叛,对性解放等等,一直到第二代开始理性回归,美国经济后有80年的快速成长,这些人作为品牌的土壤,他们承载了美国着名品牌的成长,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经济环境下所诞生的。我们再回过头来说,像意大利的品牌,像范思哲,有百年品牌的,现在在意大利真正时尚的地位的品牌是阿玛尼,是镀锡卡巴那,这些着名的设计师现在都健在,这些品牌的诞生也是意大利二战过后的60年代到70年代诞生的。我们再来看法国,法国和欧洲的品牌会更遥远一些,他们也分第一代和第二代,他们的第一代像香奈儿、DIOR,这些品牌在全球的品牌地位上已经稳定了,但是他地位不能和香奈儿、DIOR相比。我们再看日本,像高田贤三等,这些设计师是在60年代诞生的,中国的服装企业要崛起,他们一定需要一个着落点,这个着落点是80年代和90年代,就跟QQ和腾讯的网民一样,因为这代人他们对时尚和对流行和对新生活,新鲜刺激的追求会给我们的品牌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因为每代人代表着一个文化的时代,而服装是文化和时代的特别的表现,比如你看黄军装,一看就是那个时代的,你再倒退两年穿雅阁里,我们会觉得你又是领域一个样子,不管怎么样,服装是一个时代历史的痕迹,而且它是消费者所追求的,我认为中国的服装企业未来的诞生是80年代到90年代,但是80年代到90年代,这个时间中国是用多长时间才能产生像SARA,HM这样的产品,这样的机会会来临,在未来的5-10年,中国的服装品牌会因为消费者的支撑,经济环境的改善市场需求的增加,我觉得这些品牌未来一定会来的。

现在我国的不少服装企业意识到品牌问题,他们都非常注重品牌方面的建设,他们为建设品牌所做的这些是否走到点子上,对他们今后品牌建设是否真的有意义?其实中国的很多的企业,他们是在卖衣服,不是在做品牌,因为卖衣服只需要广告和代言人,渠道的建设,把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销售给消费者,OK就可以了,但是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一种意识形态的象征,价值观的表现,比如我们看到美国的POLO在美国是卖给富闲一族,50岁退休以后,生活变的富裕,悠闲,我们看到他都是运动,休闲,是满足这个人需要的。但是在中国,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用社会的阶层来衡量哪个品牌代表什么人群的生活方式,福建的品牌没有办法代表任何生活方式。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3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