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江苏省加工贸易进出口1233.9亿美元,下降4.4%,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7.3%,同比减少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02.7亿美元,下降2.7%;进口431.2亿美元,下降7.5%,比总体进口降幅深5.1个百分点。
但是,加工贸易占比总量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从整体上占比首次下降到50%以下,这一变化引起了海关总署的高度重视。
虽然这一度在目前拖累了江苏的整体进出口,但是江苏省政府在与海关总署的交流中却指出,这意味着贸易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优化。自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用了不到4年时间,将总量维持在7成以上占绝对优势的加工贸易转为与一般贸易持平。
可以对比的是,1-6月江苏一般贸易进出口1050.6亿美元,增长3.7%,高于总体进出口增幅2.3个百分点,占同期总值的40.3%,所占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但是,以外商投资为主的加工贸易体系仍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继续牵扯整体进出口,而一般贸易能否在第三季度继续支撑仍有待观察。
南京海关调查表明,加工贸易企业中,江苏有1/3的企业订单下降,且偏向短期,这直接导致企业对料件的进口需求明显减少,又会对加工贸易出口形成明显制约。
与之对应的是,作为利用外资第一大省,江苏受外资投资减少影响明显高于其他省市。1-5月,江苏省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75家,减少10.2%;协议外资190亿美元,下降13.8%。其中,1-6月江苏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21亿美元,大幅下降26.2%。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对江苏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88%,对总体外贸进出口拖累明显”,江苏省商务厅一位副巡视员对记者分析。
于广洲在与江苏省座谈时表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际上是要发掘出其优势,如全面落实促进内销便利化等政策措施,探索将后续维修、研发设计等业务纳入保税监管范畴等。
实际上,有关外贸结构调整的问题,早有讨论。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7月8日在北大汇丰商学院EDP同学会等机构举办的“中国私募股权国际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许多吸引民间资金投资海外的措施,接下来应该更多考虑优化国内政策环境,鼓励海外资金和返程式投资多投资国内。
海关总署表示,将支持配合地方政府整合升级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存在的政策逆差进行从优调整,吸引区外加工贸易存量和增量入区“圈养”,形成江苏特色的加工贸易新优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