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际棉花价格大幅下降,原因为全世界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大,供过于求,再加上世界经济不景气,消费不振,下游的纺织产业不景气,棉花消费减少。目前澳大利亚棉花18,000人民币/吨,印度棉花16,000多人民币/吨,而在大陆同等质量棉花要21,400人民币/吨才能买到。
但纺织企业必须根据配额进口棉花。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国大陆每年棉花进口配额为89.4万吨,征收1%的优惠关税;配额以外的进口棉花,征收5%至40%的关税。
马俊凯秘书长称,中国大陆每年消费棉花1,000万吨,生产700万吨,平均进口量维持在每年300万吨的水平。也就是说300万吨的实质需求是确实的。这意味除89.4万吨的配额,每年超过200万吨棉花实质需求要透过缴纳高昂的关税来进口。
每年自产700万吨,不足300万吨,而2011年度,中国大陆又收储300多万吨,所以,现在的缺口至少有600万吨。由于中国大陆储备制度的限制(市场价格低的时候收储,托市保证价格;市场价格高的时候放量,平抑价格),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根据目前中国大陆国内棉花稳定的价格趋势,中国大陆不可能在此时抛售储备;而解决缺口的唯一办法就是扩大进口。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