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中国制造”扬威奥运会

来源:中国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30日

有意思的是,“点亮”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同样来自中国。据了解,为伦敦奥运生产焰火的是苹果艺术燃放有限公司和大瑶棠花出口花炮厂。浏阳金生集团苹果艺术燃放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兴龙称,伦敦奥运烟火总共五个章节,“烟花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其中浏阳烟花占了四分之三”。

官方赞助商没上届多

与铺天盖地的“中国制造”比,奥运会官方赞助商名单中的中国企业却没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这么多。据媒体报道的公开资料,奥运会的赞助商分为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伦敦奥运会赞助商又可分为4类:奥运全球合作伙伴(TOP赞助商)、伦敦奥运会合作伙伴、伦敦奥运官方赞助商7个和官方供应商28家”。

在奥运全球合作伙伴中,不出意外,可口可乐、麦当劳、松下、三星在顶级的11家赞助商之列,中国台湾企业宏碁也位列其中,但中国大陆企业没有上榜单。

“这是正常现象。”胡津铭对此分析,“从根本上说,这是企业的定位问题。北京奥运会之所以会吸引中国企业,一方面是因为北京本就是东道主,一方面,赞助企业的主要市场就在中国。而如此次再将大规模的精力放在伦敦奥运会赛场,很可能得不偿失,除非企业将战略定位扩展至全球市场。”

尽管不会花大力气去成为顶级赞助商,但还是有不少企业选择了与中国奥委会进行合作。从央视和各大体育类报纸发布的广告信息看,包括伊利、宝马和中粮等老面孔继续成为中国奥委会的赞助合作伙伴。

或可借力转型

在胡津铭看来,中国制造厂商和中国的赞助商获得奥运订单和奥运会合作伙伴的机会,不仅是品牌的一次强力助推,同时还是企业转型升级与国际化的契机。

“可惜的是,不少中国企业可能仅将此当作一次快餐,一次生意。”胡津铭表示,“以2008年奥运会为例,成为赞助商的企业或‘中国制造’企业,经历了4年时间,到底有多少品牌在国际上打响了名气?”

一个例子是,虽然中国服装品牌赞助了不少奥运会体育代表团,但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全球品牌相比,仍难从根本上他们对抗。“从盈利角度分析,还是原先的‘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局面。”胡津铭称。

湖南浏阳一家烟花企业负责人也对媒体表示,其所有1900多件伦敦奥运专用烟花产品的价格并不高,“跟我们付出的相比,60万元这笔单子不算赚钱”。

“因此,‘中国制造’们要急迫改变‘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困局。”胡津铭说,从根本上看,“中国制造”不能仅停留在低端制造环节,应积极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端延伸。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9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