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需要倚赖相关部门的检测监督,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标签是了解服装安全信息的最主要工具。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商场,大多数在售的3岁以内婴幼儿穿着的服装,目前都已标注了“A类”字样。“由于新规实施有一年的缓冲期,商场很早就将婴幼儿服装的标准都提到A类,每个童装品牌进货时都要提供检测报告,商场方面也会有详细的规定,不合规的童装很难进入商场。”商场人士分析。
然而,在市区体育场路和中山北路一带的童装专卖店、外贸店里,目前仍有不合新规的童装在出售。从标签上看,大部分2岁至3岁的婴幼儿服装上,都还标着“B类”字样,甚至在部分外贸童装店里,还出现了“C类”产品。而价格上,这些标有“B类”字样的童装大部分在百元左右,标有“C类”字样的童装最便宜的卖到30块钱。
违规产品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一年的缓冲期即将过去,对于违规产品的态度,工信部网站曾发出公告称:“自2012年8月1日起,不符合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纺织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由于有一年的缓冲期,很多服装生产企业都已根据新规内容来生产制造,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不合格童装,绝大多数是库存。”业内人士分析,新规一旦执行,意味着这些不符合规定的库存将全部下架,不允许再销售。
接下来,杭州的消费者在购买婴幼儿服装时,要格外留心服装的产品安全类别,“如果买到了不合规的服装,可以向市工商咨询服务热线反映,一到两个工作日后,我们会有相关人员给予满意的答复。”杭州市工商局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