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纯棉产品需求由棉混纺及非棉产品替代的趋势明显。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监测的数据以及对部分企业调查采访的情况,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因国内棉价不具竞争力而降低纯棉类产品比重的现象比比皆是,非棉纤维替代棉纤维已形成一种趋势。高价棉催生可替代产品的涌现,非棉纤维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纺织产品的发展趋势,而棉型产品比重将有所下调。
供大于求
短期趋势难改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棉市基本面仍然比较槽糕,尤其是下游纺织企业需求依然疲弱,中小型纺织企业停产或限产,加之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棉市需求面并不支持棉价上涨。目前,国内棉市最大的支撑因素是新年度国储棉收购价定为20400元/吨,但如果后期基本面没有好转的配合,棉价仍会呈现振荡局面。在有关部门加强调控进口棉的背景下,国内棉市需更多关注国储棉的收购与抛售,政策的引导作用将决定棉价的涨跌。
2011/2012年度棉花收储工作共累计成交313.032万吨,收储工作稳定了国内棉花价格,保障了棉农的利益。由于国内棉花市场表现疲弱及内外价差处于高位,若新一年度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得到执行,预计交储仍将成为棉花销售的主要渠道;但随着储备棉库存的巨幅增加,未来国储棉的抛售和处理将给全球棉花市场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总体上对新一年度棉花价格构成较大压力。
在近日召开的储备棉业务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预测2012/2013年度我国棉花总产量为686万吨,同比减少9.1%,预测市场可供棉花总量为1292.93万吨,排除收储等因素市场可供棉花总量约为900万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棉花消费形势看,可能出现新年度棉花上市即满足临时收储预案启动条件的情况,且收储量有可能超过上个年度。
另外,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7178.7万亩,同比减少763.1万亩,降幅9.6%,预计新年度棉花产量将出现下降。但USDA供需报告预计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结转库存将达到创纪录的1622.3万吨,较上年度高10%以上,库存消费比攀升至68.3%;其中中国棉花结转库存为681.55万吨,库存消费比攀升至78.25%。
综合分析,2011/2012年度棉花供给压力将延续至2012/2013年度,庞大的库存将对中长期棉价构成较大压制。由于下半年的出口形势难以迅速回升,以及棉花价格的国内外差价对于企业利润的吞噬,纺织行业整体仍不太乐观。国内外棉花价差处于高位,棉花进口维持增势,港口棉花库存高企将对国内现货棉价走势形成打压。下半年国内将实行新年度棉花收储预案,收储价格进一步提高至20400元/吨,这将对新棉构成政策支持,收储成为新棉销售的主要渠道。由于上年度收储量较大,国储棉的轮库和抛储处理将给棉花市场带来较大风险,下半年棉花走势很大程度将取决于国储政策的导向。
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储棉收购与抛售数量的大小可以左右国内棉市的供求格局,当前市场特别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但港口进口棉仍然大量积压,进口棉价格仍大幅低于国产棉价格,加上我国棉纺织品出口不畅,国内棉价短期内难以大幅上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