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熟悉市场
“灰关当然对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做大业务有影响,但是中国企业没有做出品牌,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中国企业没有真正熟悉俄罗斯市场。”赵志研举例,她在莫斯科看到一家普拉达的专卖店,有200多平方米,但是就在这家店不远处,甚至还有一家只有不足8平方米的“专卖店”也卖普拉达,两家价格一样。如果在中国,人们肯定怀疑后者是冒牌店,不愿前去购物,可是在莫斯科,这家不足8平方米的“普拉达专卖店”生意不比200平方米的差。这足以说明,俄罗斯人对选择服装的思维和中国甚至世界上大多地方不一样。
“在中国政府甚至给以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但是在俄罗斯很多州,外资企业要想凭外资身份获得政策优惠,那是不可能的。”商务部研究院东欧室主任刘华芹评论。
赵志研认为,如果中国企业想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力,也就是和俄罗斯人合资,管理团队本土化。“在一个展会上,如果你派出的是俄罗斯员工,他收到的合作意向会比中国员工多得多,如果管理团队都是俄罗斯人,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了。”赵志研总结,中国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很多抱着很快赚钱的思想,实际上,在投资俄罗斯、建立品牌上,耐心熟悉市场、不要急功近利也同样很重要。
目前,“灰关”问题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为降低商品关税,使入关手续正规,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将半成品出口到俄罗斯,然后在俄罗斯建立加工厂,把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由于制造过程在俄罗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关税。
中国的皮鞋生产商康奈集团已经在俄罗斯投资开设了一个工业园区,专门吸引从温州来的皮鞋企业。按照正规通关计算,一双半成品皮鞋出口至俄罗斯的关税仅5%,而成品鞋关税高达15%。
目前莫斯科正在建设中的华人商城--莲花城中方总代表张群表示,在莫斯科的皮鞋市场中,来自中国温州的一家企业做得非常成功,就是因为这家企业在莫斯科设厂加工,而且找了一家俄罗斯企业做合资方。“我在俄罗斯市场做贸易20年了,现在不少俄罗斯公司不去中国拿货,到我们这里拿货,”这位鞋企的负责人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我们的产品在俄罗斯很多地方都获得了认可。”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