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清科研究中心关于中国服装企业高库存引发的担忧最近吸引了注意。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中国服装企业现阶段高库存现象已经在诸多企业中凸显出来,这种现象意味着企业的大量资金占用,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更有甚者使得企业资金链断裂。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库存积压带来的商品折价更是牵动其正常运营。
在清科研究中心看来,目前,高库存现象已经在不同服装领域表露出来,李宁、美特斯邦威、海澜之家的高库存现象尤为突出。
从2011年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来看,李宁的存货总额达1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5.5%;美特斯邦威存货约25.5亿元,占总资产的29.8%;海蓝之家存货总额约38.6亿元,占总资产的56.82%。不仅如此,七匹狼、九牧王、森马等品牌的存货数量也居高不下。
虽然已经有许多服装企业开始采取应对措施,比如控制需求的准确性,2012年李宁公布的第四季度订货会数据显示,订单金额及订货量均有20%的下降幅度,公司有计划的控制了订货总额,希望在年底使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又如多渠道处理剩余存货,美特斯邦威从2011年开始着手折扣店的开设及网络销售的推广,截止到年底,完成了近300家折扣店扩张。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表面看来,这些措施可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却并不是长久的发展之策。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尽管不同企业的高库存成因一部分来自于企业内部,但从整体行业来看,导致中国服装企业高库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消费者需求把握不足,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造成需求扩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