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奥运会的经济和品牌效应,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公司、“伦敦碗”设计者Populous公司的高级顾问瑞纳德就坦言,伦敦奥运会正在把一个全新的伦敦东区展现给全世界。
瑞纳德:我们了解奥运会背后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你一开始设计场馆的蓝图时,你就要注意场馆的位置。奥林匹克公园将伦敦的东区跟其他区域联系了起来,如果没有此次大规模的投资,这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伦敦的四大大区都将从奥林匹克的建设中受益。
奥运会对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对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来说也是一样。体育产业专家、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表示,北京奥运举办时总投入2800亿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和环保治理占了绝大部分,这些投入将给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带来更加长久的效益。
易剑东:从总体投入上看,经济上是不可能实现回报的,但它能使一个城市加速发展。悉尼办完奥运会以后,官方报告说向前推进了10年,巴塞罗那也有这个概念,因此对奥运会的投入产出应该有这个概念,为整个城市的更新和繁荣所付出的投入,要靠奥运会之后的旅游效应,城市声望的提升,以及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等综合后续因素来体现。
不过,谈到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易剑东显得有些无奈。他强调,就国内体育产业的四个板块,也就是竞技体育产业,全民健身产业,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支撑体系以及体育用品和体育场馆来说,竞技体育产业并没有实现应有的经济价值。
易剑东:一是竞技体育产业,这个主要是以赛事为基础;二是全民健身产业,主要以老百姓的健身休闲为基础;三是支撑体系,比如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赞助;四是物质支持体系,比如体育用品和体育场馆。我国现在最好的是体育用品产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这一块我们是最成熟的。
我们的全民健身产业、体育场地设施太有限了,每万人只有6、7个体育场,人均只有1平米多。我们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几乎没有一个能实现帐面盈利,完全没有产生出应有的市场效益。
在国内,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并不高,而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甚至超过汽车和钢铁,达到2000多亿美元。易剑东认为,体育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很重要的一方面,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需要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易剑东:美国的体育产业是GDP的7%,而我国只有零点几。现在人均GDP超过4000美金了,进入了大众休闲文化时代,但是在体育方面的积极休闲比例很低,大量的休闲都是消极的,与整个人的生命力、社会活力的保持及其相悖的现象很多,青少年体质20多年来持续下降。
体育产业其实在目前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制的背景下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政策对体育产业的注意力非常不够,所以我认为体育产业其实应该是我们国家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