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运动品牌也竞相“押宝”奥运营销。然而运动品牌库存高企的情况仍在发酵。不仅国内品牌,耐克等国际品牌也正大打促销战略。
“之前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估计有一定的错误。”服装独立评论员马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耐克之前对中国市场的增长预期是每年保持高增长,按这个计划去做,库存肯定存在问题。耐克日前发布的第四财季报告亦显示了这种趋势。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库存高企已蔓延至一线品牌。
耐克中国区销售增速放缓
此前,记者来到一家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耐克折扣店,该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旧款最低已近4折销售,而上市的新款一般在8、9折。记者询问近期店内销售状况,该负责人表示“这个无法透露。”但从记者进入到离开,该耐克店内的顾客也是寥寥无几。
此前,耐克发布的第四财季报告(截至2012年5月31日)显示,在第四财季,作为耐克第二大市场的大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出现下跌趋势。该季度,耐克大中国区包括鞋类、衣服、配件在内的产品销售总收入为6.67亿美元,相比第三财季下降了3.89%。
该财报还显示,与销售情况相反的是耐克的库存增长。截至2012年5月末,耐克库存达33.50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的27.15亿美元相比,增长幅度达23.39%。
马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库存多了,很多东西没人买,(经销商)肯定不敢大量进货,订单就减少,销售自然放缓了。”而销售的放缓势必会进一步作用于库存。
摩根斯坦利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第四财季,耐克的全球未来订单增长情况从18%减速至12%,尤其在中国的订单增长从20%大幅减至2%。
7月份,耐克全球第二家直营工厂旗舰店在广州万国奥特莱斯开业,开业前两天,全场商品即开出了满600元立减100元的优惠,3件打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我记得前两年,耐克商品7折价只有内部员工才享有,现在很多商品都到了4、5折了。”一位消费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百丽国际以及宝胜国际是耐克、阿迪达斯大中华区的主要经销商,而这两家主要经销商经营压力甚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