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形势倒逼“中国制线名镇”转型升级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练好行业协会内功,在大洗牌之际,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协会内部自律、抱团取暖功能,大大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练好企业自身内功,通过精细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今年来,马口镇纺织行业协会为在危中寻机召开了两次对策会,6月19日与企业达成着力构建四个机制的共识:建立员工工资协商浮动机制,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统筹结合;建立原材料采购应急机制,过去全镇每年多达18万吨的主要原材料,企业各自采购,今后推行集团化采购,增强与上游企业议价的话语权;建立产品销售应急机制,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有序竞争,搞活贸易拓展市场;建立管理应急机制,越是困难时越要强调产品质量,着力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目前,各企业按行业协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推动原材料购进渠道多元化,引导企业抱团外购和议价,从而稳定原材料进价;加强企业资源、资金、销售整合,何时增产、何时限产,步调一致,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为加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马口镇正推动纺织企业由以量的扩张为主转向以质的提升为主,对盲目铺摊子和搞恶性竞争的一律不供地;推动企业以生产加工为主转向以贸易营销为主,强化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推动以单体企业同质性发展为主转向行业内分工协作、差异化发展为主。

曾耀华说:“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和技术设备升级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为此,镇里正努力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推动农民企业家向现代企业家转变,推动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同时,镇政府牵头建立物流、质检、能源、人力、融资和企业家成长六大服务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转型升级

——从规模扩张到苦练内功

7月25日,走进马口纺织企业,能感受到他们正从规模扩张向苦练内功转变。

蜀峰线业首先从差异化竞争入手,通过升级改造设备、提升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杨杰告诉记者:“过去,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只有40通用系列6个品种。今年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调整工艺等手段,新开发了42、45、52等中高端异型系列产品。现在,公司共有七大系列30多个品种,其中异型产品占比已达35%。”

产品档次上来了,售价也高了,利润空间更大了。如40系列平均售价为17800元/吨,52系列则达到19500元/吨。“产品也更好卖了”,杨杰说,由于新产品陆续上市,来自江浙闽粤的客户由20多个增至40多个,产品库存已由年初的470吨降至126吨的正常水准线,尤其是52系列6月投产,7月份就减亏30万元。

经过努力,蜀峰线业毛利差已达每吨6800元,距离7200元的保本线仅差400元,年内有望达到保本线。

与蜀峰线业相比,回归企业中南纺织抢先一步,不惜血本改造更新设备、开发高端产品。早在2008年投产时,该公司就投资2000万元,购进了国内一流的生产设备。

“越是不景气时,用户对产品质量、档次要求越高。”中南纺织董事长刘天军说,该公司原材料短纤一直从江苏仪征购进,质量上好;去年5月公司又新开发了50、60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产销量小一点,但附加值高出一大截。如60系列产品每吨可卖到22000元,比40系列每吨毛利高出2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纺织除了坯纱加工外,还投资200万元上了印染生产线,每吨坯纱的利润又增加了三四百元。为拓展海外市场,他们已与汉川商务部门接洽成立外贸公司,申请自营出口权,改善现金流。

今年上半年,马口镇工业产值达到65.05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工商税收5088万元,占年计划的50.9%。转型升级已见成效。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6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