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草根”调研的结果是,从服装、电器、家具、百货、小五金、日用品,到水果、蔬菜等食品,中国商品已不计其数,大多物美价廉,实用美观,甚至时尚新潮,深受日本消费者的喜欢。
在大阪一条长长的心斋桥商业街,两旁分布着许多平价商店,销售鞋袜、玩具、手表、手机等各类生活用品。当地一位姓吕的导游告诉记者,“这条街上绝大多数商品,都是中国生产的,价格很便宜。所以这儿每天都是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还特意逛了迪斯尼专卖店,浏览各类可爱的玩偶、钥匙链、项链、手机链、手表、笔,有米老鼠、Nemo、小熊维尼、巴斯光年等各种造型,没错,清一色的还是中国造。
导游半开玩笑地说,也许这条街上,就只剩下药妆店和茶店的商品,是日本原创的了。他还告诉《金陵晚报》记者,除了价廉,这些远赴东瀛的中国产品,质量大多过硬,因此受到日本消费者的欢迎。比如袜子,就比中国国内销售的质量更好,更耐穿。
“洋马甲”的尴尬
7月10日,探访团一行入住大阪的新阪急酒店。记者就近去调研了对面的Yodobashi Umeda,这是大阪最大型的电器城。
Yodobashi Umeda的一楼,主要是手机及其饰品、零配件,同行的环球市场陈佩欣想给苹果手机买点饰品,好些看中的手机保护套、耳机或者手机链,都印着made in China。
楼上几层销售的是日本佳能、尼康、索尼、松下等相机,一些是日本生产,也有一些来自中国。一位了解情况的日本朋友介绍,就算这些在日本生产的相机,其中也有许多零部件是在中国生产的。
从相关统计数据获悉,目前日本市场上的生活类电器,约一半是在中国生产的,包括电脑、手机、相机、打印机、iPhone零部件等。但是,这些中国货却是“裸身”销售到日本,因为用的都是日本或其他国家的品牌,长着“外国脸庞”。
7月11日,探访团一行来到关西地区老牌家电连锁巨头上新电机的总部,并参观了其在日本桥的Joshin电器卖场。上新电机的负责人承认,卖场内许多电器的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但没有一个是中国品牌。
“难道你们不销售海尔家电吗?”面对疑问,这位负责人领着我们来到AQUA的洗衣机和冰箱前,说:“海尔收购了三洋,但在我们的卖场,只采用日本的AQUA品牌,并不用海尔的品牌。”记者仔细查看,发现AQUA洗衣机和冰箱的机身上,确实没有任何Haier的标识。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尴尬、甚至有些沮丧的事情。这些天,在日本看到这么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却没有看到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品牌。原以为在家电卖场能看到海尔,但据说海尔家电在日本也卖得不好,于是收购三洋白电,希望借助日本的AQUA品牌来打开局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