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织专区 >正文

面对行业困境 纺织企业“自救”是关键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5日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打造现代化新型企业。除抓好现有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外,积极推进加快二期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使企业成为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国内同行业领先、国际同行业先进的现代化企业。

山东流云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逆流而上 争做勇者

山东流云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发展为固定资产6.8亿元的大型纺织企业。现有纱锭20万锭,下设高青流云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淄博鸿丰纺织有限公司、淄博金海针织有限公司、高青天艺达纺织服装有限公司、高青银海棉花有限公司、高青银诚棉花有限公司6个分公司,已经形成了从籽棉收购、加工、经营到棉纱生产、销售、印染、针织服装的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经营体系。

盛夏烈日炎炎,高温炙人,却未能融化纺织行业市场的“寒冷”。作为纺织企业,流云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今年1~6月,流云集团订单不减,设备开工充足,库存、销售额与去年相比,均未出现较大的变化。

淡季不淡 生产有条不紊

“目前,公司生产订单排得满满的。虽然进入了高温高湿季节,但生产仍保持满负荷运转。”公司总经理徐锡建说。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许多纺织企业出现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但山东流云纺织公司充分施展平时蓄积的力量,实现了逆境突围,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总经理徐锡建要求公司管理人员把职工利益放在心头。入夏以来,为预防高温中暑,公司在生产中尽量减少改车次数,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结合避峰就谷节电措施,调整生产作息时段,班中发雪糕、送绿豆汤,保证24小时供应白开水,并给各班组备发防暑药品。

根据客户订单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流云纺织公司以大单、长单生产为主,保持生产满负荷运转。同时,结合技术改造,进一步强化设备管理、整合设备效能、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并通过强化各级质量责任,狠抓过程监控,全方位实施质量追踪控制、在线监测等质量工作,使棉纱入库一等一级品率达到99.5%,总体质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为保证行业淡季公司营销稳定,产品产销平衡,围绕市场需求,公司坚持“市场向优质客户集中,业务向优秀业务员集中”的优质客户销售策略,努力稳定老客户和重点客户,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企业和用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上下游关系,使优质客户销售量比例达到了60%以上,基本实现了订单生产、订单销售。

节能降耗 实现效益稳增

今年以来,流云公司实施了多项节能技术改造,效果显著。如环纺车间把通道两侧相对应的两台细纱机顶部吹吸器行走支架连接起来,两台细纱机使用一个吹吸器,减少1.5KW电机61台,一年可节约电费47万多元。

流云公司通过合理设定各精梳、普梳、气流纺等各品种用棉控制指标,并在生产逐道工序控制,有效地降低了落棉率,今年上半年,精梳品种吨纱用棉量比去年下降了50公斤/吨纱。通过减少纱疵、控制回丝等手段,使产品制成率提高了3%。

为进一步节棉进行到底,公司投资20多万元,淘汰了环纺车间清花、精梳工序的老式滤尘打包机,换上了4台卧式液压自动打包机,不但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还减少了用工人数。

流云纺织公司坚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坚持有改善才有进步,有品质才有市场。好的设备是生产好的产品的关键,在设备维修保养中实行定机、定岗、定员,计划完成率、设备完好率、产品出厂合格率均达到了100%。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30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织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