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市场供应的各种医用敷料超过2400种,敷料种类繁多,有纱布和人工合成纤维等传统敷料,也有水胶体、水凝胶、藻酸盐、抗菌等新型敷料。
据海关统计,今年1~6月,我国医用敷料出口总额为1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10.3亿美元的出口额相比,增长8.73%。上半年医用敷料出口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出口增速放缓,增幅与去年30%以上的平均增幅相比大幅回落,与医疗器械整体出口13.93%的增幅相比,显示子行业出口增长动力不足;二是欧美需求显疲软,新兴市场成为带动出口增长的主力;三是大宗商品价格在波动中逐步回落趋向平稳,药棉、纱布和绷带类价格同比增长了1.59%。总体而言,由于欧美传统市场需求疲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新兴市场值得关注。
此外,在临床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敷料是医护人员常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传统敷料价格低廉,效果较理想,但该类敷料吸收能力有限,无法保持创面愈合所需的湿润环境,延迟创面愈合。新型敷料可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更可以降低更换频率,节省了人力,在当前医护人员缺乏的大环境下有极大意义,但是新型敷料一般较传统敷料昂贵,限制了其应用。临床实践证明,没有哪一种敷料具备所有理想敷料的特点,也没有哪一种敷料适用于一个创面的各个阶段。因此从厂商的角度,了解医护人员对各类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包括优点、缺点和存在问题等,对于开发性能更优异、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大有裨益,也是行业当前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月出口额基本保持2000万美元
从月度出口金额看,1~3月通常为出货淡季,尤其是2月份逢春节假期,月度出口额低至1亿美元,仅为月出口平均水平的一半,极大影响了整个一季度的出口。但进入二季度,月出口额仍保持平稳,基本保持2000万美元/月的水平,因此整体出口增长仍较缓慢。增速相较去年下滑主要受到整体外贸形势严峻、外需疲软、产品价格下跌拉底出口额等因素影响。
2011年7月~2012年6月医用敷料出口情况
.bmp)
新兴市场成为拉动出口增长主力
从地区市场看,上半年对两大传统市场欧盟和北美的出口小幅增长,分别为4.55%和4.74%,低于总体增速,两大市场份额累计65.85%;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积极推进,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仍然较快,对非洲和中东地区新兴市场出口增幅分别达到了83.82%和79.21%。
从国别看,美国、日本、德国仍是我国医用敷料出口的3大市场,全年对3大市场的出口占比达到了47.5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2011年52.04%)。前十大国别市场中,对日本、德国、比利时和韩国的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对美国出口低于行业整体。
2012年1~6月医用敷料出口国别市场情况

药棉、纱布和绷带出口价格逐步回落
药棉、纱布和绷带是医用敷料出口的大宗商品,上半年出口4.32亿美元,同比增长4.74%,占敷料出口的40.8%,同时出口量和价格同比均呈小幅上扬趋势,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1%,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59%。
2011年7月~2012年6月药棉、纱布和绷带出口价格走势(单位:万美元/千克)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