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上半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形势趋缓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6日

近一年来,药棉、纱布和绷带的出口价格波动中小幅上扬又逐步回落趋于平稳,二季度平均价格已经回落到7万~7.2万美元/公斤的区间,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该类产品出口的地区市场看,欧美传统市场需求有所回落,上半年对北美和欧洲出口均出现负增长,而对非洲、中东、拉美、东盟等地区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按出口国别来看,前十大市场中有六个出现负增长。

2012年1~6月药棉、纱布和绷带出口地区市场

化纤制一次性或医用无纺织物服装也是敷料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上半年出口额为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3%,占敷料出口的25.18%。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1.79%,出口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同比增长了0.43%。从出口市场看,北美和欧洲是主要市场,两大市场占出口总额的85.34%,虽然东盟、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仍较少,但增长较快。按国别来看,美国几乎占据了出口的半壁江山,同时对前五大国别市场出口均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

出口十强企业占比略有下降

2012年上半年,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21家,出口十强均为生产型企业,十强出口占比累计达到27.6%,相较去年同期29.06%略有下降。
从企业生存与市场匹配来看,许多出口型企业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销市场。然而国内医用敷料(卫生材料)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和产品技术含量较国外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增加了医院采购管理的困难。随着微创手术的逐步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手术创伤、褥疮相关的创伤护理有所减少,给行业发展带来挑战。未来市场需求是否会有减少趋势?企业应如何与医院更好的合作以提高采购效率、减少采购成本?这些都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贸易环境趋紧促成内销增长

考虑到上半年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是受到一季度贸易周期淡季和产品出口价格同比下滑影响,而且从我国医用敷料已经在国际市场占具较稳定的市场份额这一格局分析,下半年出口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增幅有望回升到二位数以上。但据企业反映,当前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面临原棉、水电等原材料和用工等各方面成本上涨的压力,制造成本持续上涨削弱了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二是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问题仍比较突出,加上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导致企业难以掌握议价主动权;此外,贸易环境趋紧、国外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制约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此形势下,还需要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商品质量,主动开拓内销市场。

事实上,内销市场的确潜力巨大,一家普通三甲医院每年卫生材料的采购规模能达到6亿~7亿人民币,而消耗量大的医院如北京阜外医院、积水潭医院能达到1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卫生材料和医疗用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8%。鉴于此,今年9月的国际医用敷料大会将设置“新型敷料和医院临床应用”分论坛,邀请北京医院、北大一院、北大人民医院、协和医院、煤炭总医院、积水潭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院长、器械处处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手术科室医生等到会交流医用敷料(卫生材料)采购和应用情况,为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打开方便之门。

(本文数据由医保商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整理)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4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