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丁云法以5000余万元注册资金创建了浙江三志纺织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的三志纺织拥有固定资产3.2亿元,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功能性遮光、阻燃、环保家纺面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湖州市“重点骨干企业”。而真正引来业内外关注的还是三志的拳头产品——功能性遮光阻燃家纺面料,这些面料不仅摆脱了“低价、量大”的低端路线,而且还因独有的“魅力”远销欧美、南非、中东、东南亚和国内重要市场。
据悉,三志纺织与高校合作研发的阻燃产品已获得了国际SGS认证(东南亚阻燃证书)、国际LNE认证(欧盟阻燃认证)及国内BG20286-2006认证(国内阻燃证书),并且率先获得了ISO9001∶2008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认证,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市场的拓展提供了保证。据统计,如今由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已占到三志纺织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的80%左右。
集群优势日趋凸显
江苏和浙江两省都具有规模较大的化纤纺丝、长丝织造及长丝面料印染后整理生产能力,同类产业相对集中,整体优势明显。从长丝产业区域分布来看,形成了以江苏、浙江及福建等为主要生产地区的化纤长丝织造产业集聚地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江苏、浙江两省相对集中的4个长丝织造集群地区的长丝面料产量总计达200多亿米,其中吴江110亿米,长兴县45亿米,嘉兴秀洲区50亿米,绍兴县8亿米,另外,福建的龙湖镇也是主要的长丝面料生产基地。
借助产业集群的优势,各地产业集群在市场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绍兴的中国轻纺城、盛泽的东方丝绸市场、王江泾的南方纺织城及长兴辅料城等专业市场在促进长丝织造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10年中,市场的形成与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通过市场这个窗口,长丝织造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关行业信息都在这里汇集,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优势,极大地推动了长丝织造产业的发展。
从上世纪末开始,本土长丝织造集群地区就已经开始进行设备升级,逐步淘汰了大量的有梭织机,无梭织机比例不断提高,技术装备得到有效提升。从各地的无梭化率情况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主要长丝织造产地的织造设备无梭化率都在90%以上,形成了以喷水织机为主、喷气织机及剑杆织机为辅的新型织造装备主导产业发展的格局。
对于长丝织造产业未来的发展,徐文英表示,在原料方面将趋向于新型、环保、高性能、多功能化及多样化;在服装面料方面,随着国际市场对环保型纺织品的愈发重视,长丝织物将趋向于天然、生态、环保,化纤长丝仿真及高仿真面料的开发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在装饰面料方面,多功能化是发展的重点;在产业用纺织品方面,高性能多用途是发展的重要趋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