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美国采购商转移中国生产订单 纺织服装业未摆脱颓势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2日

在美国期间,张延恺走访了一家由江苏企业兴建的针织厂。据了解,该企业聘请的设计和营销团队基本来自美国本土,公司每年的销售额都能保证两位数的增长。如今,除了为超市和一些品牌做生产加工外,公司还开创了自主品牌。其品牌在美国的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美元,占其总销售额的1/6。产品品种也逐渐从针织扩大到梭织。

借产业转型升级而走出去的出口企业不计其数,对于国内企业的转型之路,张延恺也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大企业与小企业可以结成生产联盟。大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稳定的接单渠道,小企业的长处在于生产的灵活性。当前,欧美订单呈现出批量小、交货期短的特点。双方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势。这样一来,小企业的产能得到正常运转,大企业的接单范围也更广了。”

借助展会平台获取市场信息

在交谈过程中,张延恺几番叮嘱记者,要将更多的国际市场的一线信息传递给国内企业。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除了通过媒体、业界同行外,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参与国际展会。自纽约展开办以来,一批业内知名企业已开始把它作为开拓美国市场的载体,通过与海外买家接触,了解美国市场需求与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设计,争取长远的发展。

张延恺表示,如今,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主动性增强。今年展会上,中小企业参展比例明显提升。在这些企业中,有一部分是过去并没有做过美国市场,现在发展得比较好,能够独立接单了,所以想来看看市场情况;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欧洲市场不景气,他们想来看看美国市场恢复程度如何,有没有新的变化。

据了解,纽约展举办13年来,一直注重从美国市场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上引导参展企业,展会的平台作用也不仅限于商贸洽谈。今年,纽约展邀请到专业的趋势发布机构2G2L助阵发布服装和面料的流行趋势。此外,主办方还邀请服装、家纺设计师及相关贸易机构代表与参展商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形式的对接,提高参展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与时尚度,提高应对美国市场和把握市场需求与走势的综合能力。

张延恺表示:“参与海外展是企业展示自身形象、了解市场的重要机会,而机会的把握更离不开产品品质和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14)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