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渠道筹集资金,认真防范“白条”现象。资金是收购的保证。近两年棉花企业的经营状况都不是太好,部分企业连年亏损,自有资金已经消耗殆尽,而民间借贷利率高,盈利风险大,协作资金又难以到位,使得对银行贷款的资金需求明显放大,而银行资金面趋紧状况还难以改善。因此必须及早行动,采取多渠道并重的办法来筹足收购资金。一是政策性贷款。农发行是国家农产品收购贷款的政策性银行,对符合国家收储条件的企业要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二是质押贷款。对信用企业继续采用存货质押、有效资产抵押及其它一切符合银行放贷要求的手段,争取商业银行收购贷款的投放额度。三是加快资金周转。采用收购、加工、销售同时进行的办法,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棉花收购全部以现金兑付。
5、加强政策调控,提振市场信心。一是国家应高度重视内外棉差价过大给纺织企业、流通企业带来的压力,适当调减国内棉花期末库存量,据实确定进口棉数量以及配额发放的时间,创优市场环境。二是加强进口棉配额调控。采取提高对用棉企业配额发放比例,适当扩大投放面;跟踪配额使用情况,及时收回配而不用的进口棉指标;杜绝配额炒作,防范配额商品化等手段来保持国内棉花市场秩序的稳定。三是采用配额挂钩或财政补贴、税赋调节等办法来促进国内棉花消费,减轻国内库存压力,保持市场的平稳运行。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