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高成本成隐忧--服装品牌:租金大涨无奈退出一线商圈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4日

以退为进
  品牌与商场合作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按照面积缴纳固定的租金,这种方式一般是新开业,生意刚起步的商场,或是大型的SHOPPING MALL的店中店形式;第二种是扣点的方式,即商场根据柜台的位置、面积等因素,谈判按一定的比例扣点。通常而言,扣点比例范围较大,在10%~30%不等,主要还是看品牌与厂商的关系;第三种方式是,保底租金加上扣点的方式,这种一般是比较强势的商场。无论进驻的品牌完成多少销售额,必须首先保证上缴一定额度的租金,然后再按照销售额上交一定比例的扣点。
  不论哪种方式,主要是商场与品牌的博弈。商场强势,则对品牌扣点多,品牌强势,商场要求的扣点就会少些。业内人士透露国际品牌的扣点有时候会低于本土品牌。这里虽然存在一定的对本土品牌的歧视,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跟商场自身的定位相关。
  “在抱怨房东涨租金的同时,经营者或许应先考量一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其实不少本土品牌转向外埠次级商圈经营,收益还是不错的。”相关商场销售部门经理介绍:“像北京会有很多国际品牌迅速抢占市场,致使北京的品牌市场已经饱和,不如向外埠发展。自营专卖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国内珠宝品牌TTF珠宝董事长吴峰华在日前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于国际品牌在税收、商场的扣利、合约的长久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国有品牌不如避开这一块,向次主流商圈发展。”
  记者手记
  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王茁曾发出过感叹:“我国服装业有很多世界第一,加工能力第一,生产能力第一,出口量第一,出口额第一,如此多的第一竟然换不取一块与其定位相符的商场专柜?”
  在工资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人不仅在物质上变得更加富裕,在如何花钱方面也开始更具有判断力,消费者越来越爱把目光投向优质产品,而且往往还是进口产品。
  服装也是一样,不论是占据一线城市的黄金商圈还是发展二三线城市专卖店,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如今消费者选购服装,不仅只是对质量、样式、价格的考虑,更出于对品牌的内涵、企业的文化的考量。
  中国服装品牌应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强势品牌形象。对于企业来说,生产出好的服装并不代表成功,只有当企业能以成功的方式将产品的信息传达给顾客,并与之获得沟通之后才能算作是成功。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6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