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下旬至今,结束了长达16个月的持续下跌之后,尽管国内PTA市场连续两个多月强势反弹。然而,由于近年来产能激增,加之上游PX成本过高、下游聚酯消费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PTA企业已经风光不再。两大昔日耀眼的明星--恒逸和荣盛甚至被某些行业人士称为PTA“双熊”。业内人士指出,PTA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即便是三季度黄金季节的来临,PTA仍将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产能过剩成最大利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加入WTO之后,国内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化纤需求量的大幅提升,国内PTA行业随之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以来,国内PTA行业迎来大爆发。以民营企业浙江恒逸集团为例,该公司2000年起开始涉足PTA,短短几年之内,产能达到565万吨,相当于2004年全国的总产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TA生产商之一。
随着PTA产能的快速扩张,目前,中国PTA产能已经超越韩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截至2011年底,我国PTA总产能超过2000万吨,主要生产商有20家。有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PTA新增产能计划将超过1150万吨,包括六套新建装置以及一套装置的脱瓶颈改造。其中,嘉兴石化150万吨和绍兴远东70万吨的PTA产能计划在今年8月底投产。
然而,在PTA产能激增的同时,上下游的行业产能扩张却并不匹配。大量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导致了PTA行业景气指数迅速下滑,PTA市场价格从去年2月份1.18万元/吨的高位一路下跌,到今年6月中旬进入低谷,跌至7000元/吨。尽管此后PTA开始强势反弹,8月份受台风等因素刺激,价格又小幅上扬,8月中旬达到7900元/吨。即便如此,业内人士透露,PTA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约亏损400元/吨。
由于今年以来PTA行业的持续亏损,目前,新增产能大多推迟投产,目前仅有BP珠海20万吨和远东石化140万吨的投产。随着三季度黄金季节的来临,后续新增产能将陆续释放,届时PTA产能过剩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原料供应偏紧PX高位运行
6月份至今,尽管PTA反弹了约900元/吨,但其原料PX涨的反弹更加强烈。外盘从6月初至今,上涨了约240美元/吨,换算成人民币约1800元/吨。原料PX的高位运行吞噬了PTA的盈利空间。业内人士分析,PX产能扩张速度远低于PTA的产能扩张步伐,这是导致PX市场供应短缺的根本原因。
随着国内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国内民众对PX项目普遍质疑和抵触,尽管腾龙石化由厦门搬迁至漳州的80万吨PX装置将率先投产,但PX项目的发展并不顺利。2011年,我国PX总产能约在826万吨,尽管年初时有分析认为2012年国内PX将新增产能145万吨。然而,截至8月中旬,国内PX并没有新增产能投产。腾龙石化80万吨PX装置据说将在10月份投产;而四川石化的65万吨产能年内是否投产还是未知数。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