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纺织机械制造高地求存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3日

  

据悉,与2011年同期相比,绝大多数纺织机械企业的销售指标均出现了下跌。行业市场的不断低迷、劳动力成本急剧增长等因素的持续发酵,产能过剩造成的产业困局再次变得尖锐。在此市场环境下,纺织机械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业内口口相传的成功案例莫过于浙江万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注重产品研发,每年产值的5%投入研发,保证了其产品技术的领先水平专注于自己的产品研发,每年能开发出数只高精尖端的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已越来越成熟,足以与德国、意大利等国际一流设备生产商抗衡,并已逐步替代进口装备,为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万利纺机拥有村田、德马吉、阿曼达、马扎克等世界领先的加工中心和转塔数控冲床几十台套,公司的主打产品剑杆织机、倍捻机等,遍布国内纺织重省,并出口印度、埃及等国,年出口创汇上千万美元。   

今年前6个月,万利纺机的工业销售产值、利润已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1%、92.4%。   

据专家预计,到2017年全球纺织机械市场总额将达229亿美元,预计亚洲纺织品制造商新设备投资比例最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球90%出口量的新型纺纱机、无梭织机和针织横机输入亚洲,尤其是输入中国。毫无疑问,亚洲仍然是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制造中心。   

从量到质如何突破   

世界知名纺机企业陆续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些企业在中国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整个中国纺织机械产量的1/3。外资企业生产的设备除了供中国市场外,还大量出口,甚至返销回原产国。中国正由一个最大的纺机需求市场,向亚洲纺机制造中心,甚至世界纺机制造中心的方向转变。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纺机市场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纺机设备销售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智能化以及大容量纺机装备销量大幅增长。   这些设备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纺织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是目前纺织行业受困于人工成本、原料成本上升的必然选择。纺织企业使用高速、智能化以及大容量纺机装备就可以减少用工,提高效率;同时,鉴于目前全球棉花等原料不足的现状,要充分利用好纤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就必须要上高档设备。未来5—10年时间,这种需求趋势将更加明显。中国纺织工业对设备的需求变化已经引起了全球纺机业界的高度关注。   

虽然我国是纺织业大国,是世界最大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增值等影响,我国纺织业目前也遭到了重大打击。纺织机械制造由于受纺织业不景气的影响,销量有所下降,不过现阶段国内纺织机械制造主要还是以调结构、实现工业升级为主。   要实现纺织机械制造从量到质的转变需要做到,首先,纺织制造企业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进行分析,了解与国外纺织机械技术的差距在哪里;其次,增大对研发技术的投入力度,加快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再次,不断提高纺机设备效率、节能、省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转变并最终取胜。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5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