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长丝织物出口量出现负增长
2012年上半年我国涤纶长丝织物累计出口39.69亿米,同比下降了0.28%,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涤纶长丝织物出口量首次出现负增长。锦纶长丝织物累计出口1.06亿米,同比增长11.62%。
长丝织物进口数量降幅进一步拉大
2012年上半年我国长丝织物累计进口5.83亿米,同比下降8.44%,进口金额为10.1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79%。今年年初以来,我国长丝织物进口数量同比增幅持续下降,从侧面表明了国内市场需求乏力。
内销市场:价格低迷,景气波动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化纤长丝织物内销价格相对平稳,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平稳,与去年下半年相比,长丝织物整体价格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且始终没有上行趋势。与此不同的是市场信心波动明显,可以说5月份以前市场对未来还是有所期盼的,但随着7月、8月常规淡季的到来,企业发现今年的淡季比以往更为冷清,市场信心也随之动摇。8月上旬,随着上游原料价格的小幅攀升,市场信心又略有回升,但仍难以看见希望。
原料市场:价格持降,近期回升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8月以来,棉花价格始终保持19000元/吨左右价位运行,但进入今年6月,棉花价格再次下
跌至18300元/吨左右,并将这个价格持续到了8月下旬。涤纶长丝价格则从2011年9月起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到11月下滑幅度放缓,今年6月跌入谷底11100元左右后,开始缓慢爬升,目前价格在12600元/吨左右,仍处于历史低位。锦纶长丝价格则在年初小幅回弹后一路下滑,到8月底,与年初相比,价格下跌达3300元/吨,下滑幅度超过12%。原料价格的持续下滑,严重影响了产成品的价格,更重要的是打击了企业家们的信心。尤其是一些生产周期较长(如遮光窗帘)的产品,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原料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成本损失。
存在问题:库存居高,价格不振
国内外市场需求依然乏力。从国际来看,欧债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各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从国内来看,下游服装企业库存积压严重,下单数量明显减少。外需内需均不景气,是织造企业接单困难的主要原因。
图4是中国绸都网显示的盛泽市场长丝织物的销售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额呈现出增长态势,但从5月开始则出现大幅下滑。
产品价格过低。市场成交量低一方面是因为需求不足,但价格过低也是企业放弃销售的主要原因。目前市场上产品价格过低一方面是受原料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近年来喷水织机规模扩展迅速,行业内价格竞争激励。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