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找准客户需求--依文集团夏华:本土服装品牌发展路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4日

中国品牌其实在讲故事方面这些年真的是需要中国品牌去做一个巨大的突破,因为我们原本就很年轻,像依文18年,在中国真正谈时尚业只有二三十年,我们没有办法用几代人的历史来讲这样一个故事。我经常讲其实在欧洲讲故事很简单,每一次当欧洲的品牌拿出一个最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几个老人的图片,然后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我觉得这一刻是最具有征服力的。但是对于中国品牌,这样的故事原本就不存在,所以我们只有想办法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品牌之间做合理的嫁接,把中国那些最值得尊重的工艺和中国时尚之间做最合理的嫁接,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有征服世界的故事。
  主持人权静:这个故事里面会不会有误读的成分,比如我们说到中国文化,其实客观的讲虽然中国当今在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对中国文化的想象是停留在比如张艺谋早期的电影里,裹着小脚的女人。中国的美女都是细长眼睛,都是像花木兰的印象。可能在很多西方人的眼里,他们对中国故事的想象,他们理解的那些元素可能跟今天整个故事要向全世界表达的也许是不同的,这里面是不是有误读的成分?
  夏华:这个里边的问题其实特别容易被解决,因为今天已经解决的是今天的世界真的是平的,其实技术的进步,包括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实你今天要想看看中国人是什么样子已经不需要再透过张艺谋的电影了,欧洲所有的大街上都可以看到今天中国人的影子,而且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让全世界其实更集中的聚焦了中国今天的城市生活。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品牌有机会在这一轮胜出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不得不去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了解这个市场,今天即使在中国市场上,我们其实已经被国际化了。所以,我为什么说如果真正的思考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包括我如何能讲好这个故事,其中有两步是不可跨越的。因为今天人们在中国经常谈跨越式的发展,我觉得做品牌有一些是不可跨越的。比方说一个好的东西,一个好东西产生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不可跨越的。第一步国际化面临的最核心的课题是我们要进行全球的供应链的整合,资源的整合,这非常非常重要。这些年我觉得我是一家一家敲开了全球最好的供应商的大门,包括那些原料的供应商,包括那些辅料的供应商,我几乎是一家一家,我带着团队走访过来的。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争取其它的权利,是争取同步上市的权利,这在这个产业至关重要。因为好的原料决定好的产品,尤其是关于时尚和流行,晚半年都不行,不要说晚一年,以前巴黎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出现最流行的元素和原料中国品牌是隔了一年之后才可以拿到的。这个努力我们做了很多年,直到08年其实历史给了特别好的机会,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品牌的定单不降反升引起了全世界供应商的关注。再加上我们市场的增长,再加上企业设计师团队表现出来非常高的创造力水准,其实让国外品牌,我觉得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是一种行为艺术,你需要透过你的行为被了解、被认知的。
  找准客户需求是打败国际品牌的关键
  主持人权静:我们也看到很多新闻,比如说在国外的奢侈品门店排队最多的就是来自中国的消费者。对于一个在本土作战的大本营的企业来说,这么多的国际巨头都已经虎视眈眈的盯住中国的本土市场,在跟他们在本土竞争的时候,你的优势又是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其实依文也一直对奢侈品这个市场是有自己的定位和布局的。在跟奢侈品竞争的时候,在中国本土消费者的心目当中,来自一个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又有什么样的优势?
  夏华:当一个中国品牌拥有了好的产品这样的一个制造过程,或者说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去思考市场和营销,在这一轮里我恰恰认为体验和服务在这一轮品牌的竞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中国本土的消费者还是全球的这些消费者,尤其是越高级的消费者,其实对于一个品牌能够传达出来的价值理念和一个品牌所能给予他真正的尊重都会非常非常的重视。所谓的附加值其实这部分占了很大的分量。
  所以,在这一轮里,当六年前我们推广“管家服务”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不认为是一个好的商业,不认为它是一个商业模式,认为是一个品牌自己的一种理想的状态,我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依据消费者去设定服务路径。比方说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到你的店铺里边去选择产品或者是去量体,或者是和设计师沟通。OK,你在机场,你在会议中心,你有很多在这个时间分配上的闲暇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进行服务。那个时候其实大家认为这种模式未必会有多少客人去理解和支持,或者说愿意成为其中的体验者。但是在今天,大家突然觉得它变成了一种非常好的商业模式,且不说我们一个一个客人做过来,积累了成千上万的消费群体。因为中国是一个好的市场和特别适合新模式诞生的原因是,它的消费者整个体量在这儿。大家经常谈一个模式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我一直给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在中国没有纯粹的小众,任何一个小众当你深度去挖掘,如果你做好了精准对接,选取适合你的消费者的情况下,你会发现即使任何一个小众在中国都够欧洲一个小国的体量。所以,我经常说在中国没有绝对的小众,只要你的方式适合。
  主持人权静:比如我们虽然是本土品牌,但是我们是代表全球最高工艺的制造。在消费者心目当中,不光是依文,也包括推而广之其它所有意图做奢侈品的中国品牌,怎么样说服消费者心目当中认知的差别?比如很多消费者会想我花同样的价格去买一件依文的衣服,我可能去买一个路易威登(微博)或爱马仕,随便举例子,可能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在全球更多人知道的一个品牌,为什么我要选择依文?心里的扭转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夏华:随着消费者消费的理性化,这件事会越来越容易。三年前五年前是非常难的事,因为那时不仅仅是这些国际的奢侈品的品牌是人们内心的追求,就连一个made  in  Italy,只要是这些洋品牌的出身甚至都变得特别特别重要。但是我觉得其实这两年来最大的一个现象是消费者的理性,关于消费的理性思考变得越来越多了,我觉得消费者更在意这个品牌背后的东西。尤其是从达芬奇事件以后,我能够明显的感知到消费者回归理性去思考性价比,去思考真正的好产品,去思考工艺,去思考背后适合自己的众多元素。我觉得其实一件真正的好产品是适合自己的产品,无论LV也好,无论爱马仕也好,其实很多奢侈品在中国也面临着这样一个尴尬,他们不知道到底是一群是否理解和了解了自己品牌特质和品牌文化的消费者在穿,甚至说他简单的变成了一个价值的标签。
  所以,在这里边你会发现,依文这些年其实拥有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者,他们都不是以标签作为购买识别或者购买需求,我不是简简单单购买一个名品的标签,他们是买一个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产品,甚至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追求低调的奢华,他们希望是一件好产品,希望是一个非常有尊严感的服务,需要一个特别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而不是简简单单希望一个众所周知的LOGO穿在身上。
  主持人权静:比如说以前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国的本土品牌会穿上洋外衣,包括达芬奇,包括金典地板,它会在讲品牌故事的时候会刻意不去讲它其实是一个本土品牌,而它会讲它是诞生在比如意大利或者是一个舶来品。你觉得在未来中国品牌的发展之路上,作为一个企业家,对于想去做品牌的企业家同行们来说,你还建议他们去穿上这样一件洋外衣吗?
  夏华:我从一开始就不支持这样的想法和心态,品牌的LOGO它是一个国际化的识别语境,我们用一个英文名字,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个浪漫的名字,这都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每一个品牌背后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去讲别人的故事终究无法讲下去,因为在那个可能相对闭塞的年代,你的一个故事可能支撑一段时间,但是在今天其实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故事都要经得起考证。为什么我说中国品牌找到自己的故事的立足点非常非常重要,找到你自己故事的主线和人物都非常非常重要。讲别人的故事,其实终究会发现你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后没有办法自圆其说的。中国品牌其实这些年最有意思的就是为什么让我们看到了隧道镜头的光芒,觉得中国品牌有一天,我觉得在全世界一定会赢得尊重的原因是,我觉得有一大批品牌人的梦想,带着执着的梦想,这一群品牌人已经在路上。

<<上一页[1][2][3][4][5]
阅读数量(95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