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新疆针对棉花市场波动、风险加大的现实,坚持“稳定面积、优化布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降低成本、节水增效,强化市场适应能力,增强棉花市场竞争力”的方针,面积由最高时2800万亩适当调减至2000万亩左右,产量达250万吨以上,保持了全国最大优质商品棉基地的地位,并且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截止2011年新疆已连续19年实现棉花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量全国第一,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2011-2012年度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7.98%,2012-2013年度占比将达到49.69%,预期随着内地棉区的逐步退化,新疆棉在全国的比重将继续上升。与此同时棉花是新疆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产县棉花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左右,因此新疆也是我国稳定棉花生产、保证棉花生产安全的重点地区。
但在这样较好的生产形势下,棉花市场风险却在不断增大。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及国内投资增速放缓的复杂经济环境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消费大幅萎缩,同时上一年度创历史新高的棉价刺激全球植棉积极性,全球棉花供应在2011-2012年度严重过剩,棉价因此延续下跌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棉花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风险和严峻考验。
此外,记者还从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和新疆棉花协会得到消息,8月本是纺织企业传统的旺季,但市场成交依然清淡,虽然国内现货价格持续小幅上涨,但近期国内外棉花期货价格持续走弱,市场信心不振,加之国内外棉花价差较大,国内市场销售更趋低迷。并且棉花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纺织工业经济在今年遇到了较大困难,普遍呈企业开工不足、生产增速回落、产品销售不畅、效益大幅下滑、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行业经济运行形势也很严峻。
综合多方因素,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疆棉花将面临棉花市场供大于求、棉价呈下跌趋势、国产棉花销售困难、纺织行业需求拉动能力弱等困难。
迎难而上财政鼎力扶持棉花产业
中央对新疆棉花实施了良种补贴全覆盖,从2007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共拨付新疆棉花良种补贴11.3386亿元;全疆各棉花主产带的农机购置补贴投入比例从7%提升到9%以上。此外,为解决新疆棉花和棉纱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中央财政相继制定出台了出疆棉花、棉纱运费补贴政策。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