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发展后的调整--运动品牌:从李宁遭受夹击看未来出路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就中国运动品牌的未来出路等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马修·纳格勒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张忠、澳大利亚籍国际商务咨询师尼尔·牛顿、美国爱荷华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助理教授张芹、英国利兹都会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学者波特曼、中国品牌战略学会会长杨清山、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永进、匹克(中国)品牌管理中心公共关系部副总监刘翔等专家。
  李宁遭受两面夹击
  张忠:世界上像中国有这么多运动品牌的国家并不多见,恶性竞争厉害。李宁现在处于非常脆弱的位置。一方面,国内其他本土运动品牌,像安踏、匹克等自2008年以来一直快速扩张。李宁的7200家门店必须和本土竞争对手的超过4.2万家门店竞争。这是来自于中低端的竞争。另一方面,国际品牌像耐克、阿迪达斯正在二三线城市取得不俗的市场业绩。这是来自于高端的竞争。李宁正遭受两面夹击。中国的运动服装产业很有可能会经历一轮整合,李宁可以主导这一整合过程。
  张芹:李宁这个运动品牌5年前做得不错,最近才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当下经济大环境不好的问题。中国的中产阶级、中低阶层收入下降,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国本土市场受到很大冲击。因为运动服装不是必需消费品,一般消费者在收入降低的情况下,会选择不买或会不在乎品牌而消费。而耐克、阿迪达斯的目标市场是中国收入较高的阶层,由于这个阶层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小,受到的冲击也相对小。另外,一般的产品进入成熟期就会有相应的策略,推出新设计和新产品,李宁已经进入了这样的成熟期,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销售策略。
  杨清山:企业业绩大幅下滑,原因无外乎两个:一是企业的经营战略出现重大失误,二是经济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从品牌营销和品牌战略角度看,李宁业绩大幅下挫,跟其对自己的评估和经营策略的转变有关。最近两年,李宁品牌主张和LOGO都有变化,强调更年轻化,色系款式等都朝更年轻化方向转变,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其调整是不成功的。
  进入高速发展后的调整期
  王永进:中国运动服装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不论是面料、款式还是品质等都太一样了,圆领衫都是圆领衫,纯棉都是纯棉。不过,中国运动服装品牌业绩下降是正常的,任何行业都有高速发展期和调整期,不能说经历调整就代表它整体不行了。中国运动服装品牌大概从2002—2003年出现,伴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风,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当时,国际品牌主要在一二线城市销售,三四线城市是空白,市场非常巨大,安踏、361°、特步、匹克等一大批国产品牌迅速起来了。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扩张到了一个饱和状态,必然有一个调整期。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52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