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中国一个省份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大。因此,全球化不是也没有必要成为本土品牌追求的目标。中国本土品牌可以从西方品牌中学习一些东西。首先,必须开发新概念和新设计。其次,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跟上潮流,请最优秀的运动员代言。李宁品牌仍然过分依赖于李宁这个体育英雄,但他的号召力在非常快地消退。第三,如果找准细分市场,摸准他们的心理状态,做一个拳头产品,如做扭秧歌的鞋,品牌很快就会上来。
波特曼:对于那些亟待自救的民族品牌来说,既不可能再自降身价,也不可能拿出更多市场推广资金,倒是可以效仿中国白色家电产业早前的策略,让更多低收入者熟悉和喜欢上自己的品牌,抢占这一市场份额。想要振兴民族运动品牌,不一定非紧盯大型国际赛事竞标,一定要和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紧密合作。比如,中国人爱打太极拳,是否有中国的运动品牌考虑过这方面的服装鞋类市场? 很多中国人都喜欢钓鱼、自驾游,这些休闲市场都有开发的价值,而且也是中国企业有优势的地方。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