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湖南株洲芦淞服饰市场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6日

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上世纪80年代初,株洲人开始了背包提袋沿线叫卖的服装之旅。烈日下、风雨里、铁路旁、公路侧,到处都是他们辛劳的身影以及卖力的叫卖声。这段经历很快地让株洲人看清改革开放后服饰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个集中统一的服饰市场呼之欲出。

1984年,南区(现芦淞区)工商局顺应形势,在火车站旁的堤升街用铁架搭起一个简易的马路市场,这便成了株洲市最早的服装市场,当时拥有140余户服装经营户,当年市场成交额达671万元。服饰生意的异常火爆,使得当时株洲的服装老板成为了“万元户”的代名词。尝到市场经济的甜头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使得马路市场人满为患,交通拥挤不堪。这时,备受困扰的人们开始期盼着一个统一、专业、规范的服饰市场的诞生。

1988年至1998年

崛起芦淞 迈进发展的新纪元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关键时刻,原南区工商局审时度势,顺应民意,着手对简陋的马路市场进行改、扩、建,并向株洲市政府申请建立一个统一的服装批发市场。

1989年12月,占地7000多平方米,拥有摊位700多户的芦淞服装大市场开始正式营业,这是株洲市第一个服装市场,它的开业意味着芦淞服饰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总算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1991年起,芦淞服饰的发展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在湖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刮起了特有的“株洲芦淞效应”的旋风。依托芦淞服饰的急剧扩张,勤恳的芦淞人成功地把本市的交通优势转化为流通优势,成功解决了城市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为市场周边效益不好的企事业单位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如原芦淞区物资公司顺利改建成了淞北服装市场,市房屋开发公司建立了淞南服装市场,原结谷门木器厂摇身一变成为结谷门服装市场。而这一切离不开政府正确的引导、市场统一的管理,更离不开那一代芦淞人勇于拼搏、前仆后继的创业激情。

1995年以后,在更加开放的政策下,芦淞服饰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一座座服饰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最早的芦淞服装大市场为核心向外辐射:1995年,星通、华丽市场开始营业;1996年,环洲城市场建成;1997年金都市场面市。专业市场集群的诞生使得芦淞服饰的生意如虎添翼,湖南省长沙、湘潭、益阳、邵阳、醴陵等客商纷纷赶到芦淞这块“聚宝盆”淘宝,芦淞市场就这样旺起来了!

<<上一页[1][2][3][4]下一页>>
阅读数量(34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