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海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第二条年产3万吨舒弹丝的生产线,近日将动工开建,预计明年年中可建成投产。该公司首条生产线自1月1日投产以来,产品持续热销。据悉,海兴材料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生产舒弹丝的企业。作为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纺织产业正以技术革新谋求新突破,海兴材料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舒弹丝,到2014年将达到年产10万吨的规模。”海兴材料董事长欧阳文咸说,舒弹丝由海兴材料与美国杜邦联合研发,以植物为原料,采用生物法生产,既具备良好弹性,穿着舒适;又生态环保,可循环使用。“仅有普通纺织面料,量做再大都不管用。要在市场立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一定要有拳头产品。”
纺织产业是福建省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连续多年总量保持在全国第五位。但是,我省纺织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高档面料、特殊功能面料等大部分靠从省外或国外引进,高附加值的精梳纯棉、多种纤维混纺等纱线也满足不了本省需求,纺织深加工和新型装备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传统产业并非落后产业。”省纺织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改造提升,可以使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甚至发展为新兴产业。”
自2009年起至2011年,我省实行为期三年的纺织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加大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入,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省经贸委编制的《福建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要达到5000亿元。同时,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低碳绿色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目前,我省纺织产业整体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去年,纺织服装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7家,总数达47家。10多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其中建州竹业的“热-机械耦合分离技术制备竹原纤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的全国纺织行业科技最高奖--“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我省共获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