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化纤专区 >正文

形势倒逼加速纺织化纤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2日

化纤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在今年形势下也越发突出。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贺燕丽认为,目前形势正形成倒逼机制,化纤行业不能再盲目扩能,应抓住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端小平指出,企业要避免盲目投资,在行业调整期内抓住机遇,开发新产品,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认为目前聚酯投资过热,从《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来看,产能有可能过剩。化纤产能应加快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避免低端产品的生产过剩。

扩大思路全方位寻找发展空间

在当前形势下,化纤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发展机会在哪里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本届国际化纤会议从科技、教育、人才、环保等方面也对此进行了全方面探讨,企业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

许坤元认为未来5~10年,纺织纤维的需求规模将随终端消费及产业用需求稳步扩大。而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天然纤维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学纤维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贺燕丽从国家政策层面对今后的发展思路给予了梳理。她表示,目前国家政策导向主要是调结构。在化纤领域,政策会对新纤维的产业化,新纤维在下游领域的应用,相关油剂、树脂等辅料的研发,提高新材料产品的性价比等方面加大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鼓励我国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环境深入融合。另外,废旧纺织品回收前景广阔。贺燕丽透露,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都已经把废旧纺织品回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伟认为,纤维品牌化发展是化纤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与拉动内需相挂钩。化纤流行趋势的发布在满足消费需求、引领消费需求和创造消费三个层面上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使中国化纤产能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端小平认为,化纤产业要从下游向上游发展,做好产业链,以化解潜在的原料风险。同时深挖内部潜力,做好产品差异化,在化纤机械工程、制造水平方面寻求突破,并从工艺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欧洲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VanHoute认为化纤产品的高品质无论从当下还是从未来看,都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备品质,而且品质低档的纤维也令先进的纺织机械不能发挥作用。他认为合理的质量管理和高标准的质量保证是对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浙江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分享了加强合作、依靠人才的发展经验。邱建林认为恒逸在中国目前经济现状下不搞房地产很另类,然而把有限的财力和能力配置到更高效的地方,把主营业务不断优化也是恒逸的智慧所在。他认为有能力的企业可以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这给国内其他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启示。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8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化纤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