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比2008年还困难”的观点,在去年年底还被许多人质疑,而现在这个预言似乎日益变成现实。面对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中国服装企业效益下滑、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现在,日益趋紧的市场环境严峻考验着中国服装业,中国服装品牌在“大跃进”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步暴露。
近年来,在“渠道为王”理念鼓动下,为了掌控终端,国内服装品牌纷纷加大渠道开拓力度,并不断增加直营店的数量和店面规模。
然而,这种高速渠道扩张是短暂的。持续下行的全球经济以及不断上升的综合成本导致企业销售不畅,品牌服装库存积压严重,业绩下滑,企业遭遇资金周转压力。2011年以来企业“关店事件”源源不断,其中李宁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关店达到952间。
8月20日,达芙妮大规模裁员300人,其中电商部门三大负责人同时被裁,公司解释为“调整组织架构,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综合环境,部分企业产生了保守的主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认为要走出困境就必须依赖政府政策支持。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政策支持都是临时的,企业才是发展的主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