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促外贸“国八条”点滴减负中小企业 出口退税调节余地几何仍待明确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3日

后续政策期待 
  陈晓峰认为,“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对小微企业也有着实在的帮助。他所在的公司没有进出口权,主要通过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代理。“在国家退税下来之前,贸易公司会先给我们垫税,我们再给贸易公司1个点的代理费。”陈晓峰说,“但是退税下来得慢的话,有时贸易公司会押着我们的退税不发,这对我们的资金周转也造成了影响。我们有一个合作的贸易公司,3年前的退税到现在还没下来。” 
  赵忠秀认为,上述政策信号并不一定就是指退税率全面调整。 
  自2008年8月1日以来,我国已经多次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不同类型加工制造业产品,出口退税率从5%到17%不等。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8月出口退税717亿元,同比下降11.8%,而在7月,出口退税666亿元,同比多退12亿元。 
  江门一卫浴企业的总经理则介绍,17%并不是企业实际获得的优惠,除去开税票等各项费用,最终到企业手上的实际是3%~4%的退税,“加上退税,产品的毛利大概在6%~8%之间。” 
  依靠下半年“暑期返校”和“圣诞订单”的柳化集团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成化工”)今年以来一直被低迷气氛所笼罩,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粉生产厂商,主要客户来自新闻纸与纺织、化工印染行业。 
  该公司副经理杨小川指出,他所在的公司目前已经经历了第一个传统上的出口旺季,7~9月的“暑期返校”,但目前主要市场的订单都很差,丝毫感觉不到旺季的到来。这个旺季整个出货量比去年减少了20%以上。而到了8月中下旬,这种情况开始有所好转,下滑趋势开始放缓,整个北美市场的进口数据、货汇量等先行指标都显示,第二个旺季“圣诞季”也许不会太糟。 
  魏建国最近走访调研50多家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的沿海中小企业发现,对于当前克服外需压力做得比较好的措施包括: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以及出口转内销。 
  他建议政府加大对这两方面的支持力度,与出口市场多元化相配套的是全行业调高出口退税率水平,尽量做到多给企业退税优惠。此外,各地政府积极搭台建立出口转内销平台,以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由于一般新政策出台以后,最快也需要3个月才能显现效果,因此,这样的政策应该越快越好。”魏建国说。 
  “任何有利于企业的政策我们都是欢迎的,我们希望政府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营业额制定分类合理的扶持政策,帮助其存活下来,接下来的发展就靠企业自身了。”陈晓峰说。 
  上述江门卫浴公司总经理表示,如今在中国,一些企业获得退税后并不是投入到改进生产工艺等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事情上,而是用于与自己的同行打价格战,牺牲成本,靠国家退税来赚利润,“所以这部分退税最终并没有有利于企业,而是流到了老外手中。”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4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