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几十年,家纺行业经历了低标准的高增长,就像一只快速旋转的陀螺猛烈而自由地前进。这种粗放型增长即将疲惫不堪地走向终点,接下来理所当然地将走上之前走过道路的另一个极端,那就是高标准的低增长。行业将越来越规范,游戏规则将不断被刷新。如果你不按牌理出牌,你终将被新的牌局所淘汰。而在这种临界点上的突破,我们依然大有可为。
突破一:渠道变革
我们来看,电器类大卖场,大家第一反应是国美、永乐、苏宁;家具类大卖场,大家也知道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吉盛伟邦;而问你一个问题说家纺类综合性大卖场,你脑子一片空白,中国有专业的家纺类大卖场吗?
我们再来看家电行业。
2011年,为摆脱对国美、永乐、苏宁等家电渠道商的依赖,家电企业继续在自建渠道上做出探索性努力,典型的实践者就是海尔与格力空调。
海尔旗下的日日顺甚至成为了仅次于国美、苏宁的第三大渠道商,发动这样的变革恰恰是电器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渠道高成本时代。而反观家纺行业,几十年持续跑马圈地的掠夺后,哪怕就算二三线城市,接下来的厮杀恐怕也是血流成河,还有多少羹够大家伙儿一块来分?
变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家纺行业未来新的增长引擎最有可能的就是来自于渠道变革或者说专业综合性家纺卖场的出现已是势在必然。
也许你玩不起这种战略型渠道变革,那我们一样可以有适合中小型家纺企业的战术型渠道变革。
当前全国范围内门店租金大幅攀升,投资任何家纺品牌的专卖店,对进入门槛的要求越来越高,扼杀了大多数有志创业者的梦想,能否导入一种理念,彻底颠覆家纺行业要求加盟商一律开大店的传统思路?
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资金实力的加盟商,设置几种完全个性化的加盟模式。比方说,我们的品牌旗舰店至少在200平米以上,但品牌微型店可能只有30平米,让手中甚至只有几万块钱的人轻松开店做老板,这就避开了传统意义上的竞争。
当然这种大店小店的组合游戏必须有赖于对产品结构进行重新整合。
在家居生活馆如火如荼的当下,渠道变革的方式有很多种,再比方说目前全国范围内家纺品牌的专卖店清一色开在二类甚至三类商圈,那我们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地把专卖店开进一类商圈?
理论上如果是小型专卖店那完全可行,通过一个大面积的电子展示墙就可以解决小型店的陈列问题。
从本质上讲,由于人气及消费能力,一类商圈的存活率及盈利能力应该更高,所以实际上目前大家一窝蜂拼抢的二类商圈并不是家纺店的唯一选择。
我一直执着地认为竞争从本质上讲不是与同行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与同行做完全不同的事情,或者说竞争的最高境界是远离竞争,市场上的这些资本大鳄恐怕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别人都还停留在注重导购员服务质量时,海澜之家开创性地推出按铃服务模式。当消费者不需要服务时,绝对不会有导购员来骚扰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服务。
所以,未来五年内,我坚信家纺行业一定会有“毛泽东”式人物出现,将营销理论结合中国实践生动化、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从战略高度、战术细节层面进行横向、纵向的立体整合,从而使家纺行业发生巨大裂变。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