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肆无忌惮 国外名牌服装为何频现质量门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近年来我国市场上的名牌服装产品却屡次三番被曝光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最近发生的一次是2012年6月23日,上海工商部门公布了近期对部分商场、超市、品牌专卖店销售的时尚类服装进行抽检的结果。其中包括ZARA、H&M、VERO MODA等知名品牌在内共43个批次的服装产品不合格。这些服装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是PH值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纰裂不合格、纤维含量名不副实、产品标识不规范等等。层出不穷的质量门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审视,这些靠强大的宣传广告攻势下而笼罩着炫丽光环的所谓名牌服装是否真的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装傻充愣,“敌人”实在太狡猾
 

一谈到洋名牌服装,就不得不承认我国消费者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就逐渐养成了一个崇尚甚至是迷信外国名牌的怪异消费习惯。并且,随着我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洋名牌日益增多的广告轰炸。现在,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也可以对这些昂贵的洋名牌服装如数家珍。更有一些人由于“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为了赶时髦、讲究品质甚至还会咬牙买上几件来提升自己所谓的“品位”。实际上,这都是因为部分消费者一味贪“贵”求“洋”的畸形消费心理在作怪。
 

2012年6月初,上海市民何雪蓉女士到市中心一大型商场内的某洋名牌专卖店购买了一款深褐色吊带长裙,价格为179元。然而,当何女士把这款服装拿回家进行清洗时却发现这条裙子存在严重的掉色现象。洗第一次的时候出来一盆黑水,不过她以为有些浮色也是正常现象。于是在晾干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清洗,可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又出来一盆黑水。何女士一贯喜爱购买并且非常信任洋名牌服装,但这一次她想不明白为什么洋品牌的衣服也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掉色现象。
 

由于担心会不会有什么有害的化学物质伤害到自己的身体,于是何女士拿着这件吊带长裙来到了当地工商部门。就在工商所的办公室里,她当着有关工作人员的面对吊带裙做了第三次清洗。这次用的是冷水,并且未添加任何清洗剂。只见裙子刚入水,水便开始变浑浊,原本无颜色的水转眼蒙上了一层淡灰色,用手轻轻一柔,水的颜色越来越深,随后整盆水慢慢扩散为灰黑色。
这件事情立即引起了工商部门的重视,随即通知该洋品牌专卖店负责人前来接受调查。然而,几天后在该外国品牌给出的一份官方答复中称,该款服装已通过其公司在印度生产办公室的测试中心的质量检测,同时该品牌中国公司已向总部反映该情况,将会加强质量把控。
 

接着,这家品牌在回复何女士的邮件中也说,该品牌的每件服装均需通过不同测试,才能送往门店出售(例如:收缩率、扭曲变形、色牢度、空转和起毛球测试)。该品牌所遵照的产品安全法例,必定是其业务遍及的国家之中规管最严格的法例。
 

不过,这种华而不实的回应显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同时,也更不可能让我国相关监管部门认可。随即当地工商局消保处负责人明确表示,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品牌服装其自己做的检测报告不能作为产品合格的依据,只有重新由国内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才能判断。他同时表示,实际上三次洗出黑水已经完全能够说明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工商部门会首先保证消费者利益,对何女士和商家进行调解。
 

[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5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