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回归之路磕磕绊绊
让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美国大多数用于制造高档服装的面料都依赖进口。Hughes说,由于纺织纱线和面料的缺乏,短期内,美国大部分服装需进口的现状将不会改变。而且,美国数十年的“限制配额和高税率”政策,以及服装采购商对低劳动力成本生产企业的青睐,迫使许多本土制造商已习惯于转向海外市场。
Kane表示,尽管美国企业具备在国内完成剪裁和缝制等流程的能力,但制造业者要迅速实现包括原材料采购、投资筹划甚至要满足消费者购买方式的短周期生产模式则会显得力不从心。对美国制造商来说,在其他低成本高回报的东南亚国家生产显然比重建国内产业更具吸引力。
为了促进纺织品的进口,今年8月美国已同意再次延长“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期限,关于纺织服装商品的优惠措施将延续到2015年。根据该条款,AGOA向非洲撒哈拉以南38国提供6000多种商品免关税等优惠进入美国市场,纺织服装可利用第三国产纱线原料加工。该条款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美国上游纺织品的供应。此外,美国政府方面也在加强培育纺织企业的创新能力。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进会(NCTO)主席卡斯·约翰逊(Cass Johnson)说,在过去3年,美国纺织产业已投资超过30亿美元,包括在美国建新厂房,生产全球最具创新性的纱线与面料。
“购买美国货”法案或成催化剂
除了主动扶持纺织服装业发展外,美国政府还于近期出台了一项新的举措,以期用强制规定促进政府购买美国货,进而拉动产业回升。这项名为“Wear American Act”的法案拟将现行联邦政府采购成衣产品中51%必须为美国制造的规定,修订为所有美国政府机关进行采购纺织及成衣产品时,必须100%采购美国制造的商品。
美国俄亥俄州参议员谢罗德·布朗(Sherrod Brown)表示,由于多重因素,长久以来,美国制造业包括纺织与成衣业的工作机会转移至海外。美国政府应尽可能的采购美国本地生产制造的成衣产品。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进会主席Johnson补充说,无论是在运动场上或是联邦政府采购案上,对美国公民与世界各地而言,使用“美国制造”品牌产品应该是代表美国本身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时提出“Wear American Act”法案正是时机,对美国制造的纺织服装产品需求的攀升预计将刺激产业回归。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