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是多种纺织品及服装制作的基础原料,棉价的波动也势必会影响其下线产品的价格。沈阳市服装协会会长娄敬洪表示:“不再发放棉花进口配额,购买价格相对高的国内棉花,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就服装行业而言,高端品牌由于面料成本占比较少,品牌附加值较高,棉花价格上涨对其影响小,但中低端品牌和职业装就会受较大影响,主要原因还是面料成本占比较高。服装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小幅的上涨还是有可能的。 ”
近两年,细心的消费者都会发现,服装的成分表中,棉的含量在逐渐的减少,聚酯纤维、锦纶、氨纶等其他化纤成分在逐渐增加,这其实也是企业寻求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就8月底的价格来说,聚酯纤维在1万元/吨左右,国内棉价为19000元/吨,近乎一倍的差价让企业尽量减少服装中棉的含量,以此来降低成本上涨压力。
企业 辽宁棉纺织产量下降5%
近日,诸多条关于服装行业成本高、利润低的新闻充斥网络,更有不少服装品牌为减少损失,将资金投向房地产等行业以期高回报。而成本高、利润低的情况在服装的上游行业棉纺织业中也同样存在。李庆祥会长表示:“就辽宁来说,棉纺织行业较去年产量下降了5%左右,而且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也有一些企业将资金投入其他行业,以保证企业收支平衡。 ”
在棉纺织行业集体亏损的原因中,人力成本上涨不可小视。李庆祥会长提到:“在棉纺织行业,人力成本平均能占到成本的30%,上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几乎每年都在涨。”棉纺织品从原料棉花到最后出厂,至少需要四道工序,人力成本上涨吃掉了不小的利润。再加上国内棉花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如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国际棉价15000元/吨左右,加上5000元的棉纺成纱的加工费,每吨价钱为20000元,而国内还未加工的棉价就要19000元/吨,影响了出口价格及出口量。今年市场大环境也并不理想,国内市场的销量上一旦没有一个大的突破,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上的劣势带来的出口量减少,必然会造成企业的亏损状态。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