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纺织行业节能减排的硬指标,完成硬任务,并将这些硬指标变成具体化的项目,“环资委”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委托下,组织行业专家编制了《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和十年内纺织行业要开展三大领域共35项推广工程和技术项目(详见附表)。这三大领域分别是低碳节能领域、绿色环保领域、资源循环领域。35项推广工程和技术项目则是目前纺织行业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技术。例如低碳节能领域内计划推广“LED”节能灯、空压系统能源优化、环吹风纺丝冷却技术项目等;绿色环保领域计划推广可生物降解(或易回收)浆料技术项目、毛团及散纤维小浴比低温染色技术、智能信息化管控系统等;资源循环领域计划推广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丝光淡碱回收技术等。
(二)树立节能减排示范企业
1、 树立行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学习样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将具体化的项目落实到可实施的行动中,环资委在实施“35项推广工程和技术项目”的企业中挑选出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的企业树立为“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在行业内对这些企业进行宣传、推广,让全行业从“示范企业”的身上看到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中实实在在的样板,学有方向与目标,做到可视性、操作性强。示范企业的申报审核过程自2012年3月份开始,截止6月份共有40家企业申报了第一批示范企业。申报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山西、安徽等中、东部地区,所属行业涵盖除纺机与丝绸之外的棉纺、印染、化纤、家纺、毛纺、针织、服装等子行业。环资委组织专家对申报资料进行初筛,确定对其中24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实地审核,专家组现场考察了申报企业应用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技术的具体情况,明确了“示范企业”的技术特点和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的真实效果,最终确定14家示范企业。这14家企业的技术应用各具特点,各有不同,但都是专家认定的行业内应用相关技术效果最好、水平最高的企业。
2、示范企业的共同特点
虽然技术各具特点,各有不同,但14家示范企业拥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企业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节能减排意识强,亲自抓,不仅把节能减排视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把它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凡是对节能减排有利的,企业舍得投入。实践证明,他们的投入都获得了超额的回报;三是,创新精神与超前意识强,勇于尝试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对于专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鼓励政策到位。例如,此次示范企业之一的愉悦家纺,公司一把手亲自抓,公司上下将节能减排工作视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组织建设、科学管理、绿色采购、设计理念、技术进步、设备改造、技能培训、材料选用及清洁生产等诸多方面要素;在设备上进行投资及注重引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肯投入资金。愉悦家纺敢于尝试新设备、新工艺,江苏红旗、常州宏大新研制出的多项技术均在愉悦的生产中第一次应用,如新型退煮漂联合机、丝光机、碱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含潮率在线检测装置等,引进设备及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并为其提供展示的舞台。
3、部分示范企业特点明显
太原新凯,拥有全新的现代化纺织厂房,采用纺织节能空调系统达到“夏季不用制冷站制冷,冬季不用采暖锅炉”的效果。夏季,通过间接蒸发冷却器可以把细纱车间、前纺车间多余的热量带走,减少细纱车间、前纺车间额外制冷量的使用。冬季利用设备余热为车间提供热源,取消了锅炉供热。智能信息化系统能在短短的15分钟之内实现全厂温湿度的调控。这次树立的示范企业将节能减排深入到生产的全过程中,虽然前期投入资金,但是后期的回报率远远大于投入。
纺织企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有些企业并不像化纤、棉纺能节约大量的能源,像服装一些小的节能量,比如此次示范企业中的九牧王的蒸汽节能器,单台的节能量在40吨标煤,虽然单台的节能量小,但是若推广到国内的服装企业中,其节能量也是很大的。这次我们选取的原则并不单单是大的企业,大的节能量,我们的目标是将节能减排渗入到点点滴滴之中,不以小而不为之。第一批示范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基本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比如福建凤竹的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实现实时可视化,系统运行稳定,对于膜的使用能够实现3年期限过后仍在使用,而一般做的好的企业在3年之后就需更换。有些企业使用的技术在调研的企业中首次看到,比如雅戈尔嵊州公司的热泵技术,同时实现烧碱制冷和水洗蒸汽加热。
4、示范企业是优中选优
纺织工业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树立,是为了总结推广示范企业的成功经验,在行业中起到示范效应,引导企业全面开展节能减排行动,因此,“示范”企业的审定过程非常严格。各行业协会推荐来的企业本身都是节能减排工作非常优秀的企业,有些被调研的企业可以说做的不错的企业,不过,环资委严格遵照“优中选优”的条件,保证企业作为“示范”的意义和荣誉。调研中未被选为示范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要参照示范企业的节模式,深入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
(三)开展“纺织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百万义诊”
为将企业节能减排实施更进一步,环资委计划为节能减排优秀企业进行“纺织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百万义诊”,调动专业力量对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做得很好的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其中“节能义诊”不仅针对单个技术进行能耗测量,而是通过全面了解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愉悦家纺、亚光家纺已率先开展“节能义诊”
环资委已于2012年5月13~16日组织节能诊断专家30余人对愉悦家纺有限公司、亚光家纺有限公司进行了从源头到末端的系统节能诊断,根据企业的用能情况,组织的专家包括印染、空压、电机、电能监测、电能质量治理、暖通等。经过前期诊断、中期数据分析,分析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完成《节能诊断报告》。诊断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情况、用能情况及能源流程、能源计量及统计、能源消费结构、用能设备运行效率、产品综合能耗及实物能耗、能源成本、节能量、节能技改等。在整个报告中又分为电气节能诊断报告、空压节能诊断报告、空调节能诊断报告、电机设备节能诊断报告、印染蒸汽节能诊断报告。
2、“节能义诊”协调专业力量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
环资委开展的“节能义诊”活动协调、组织了社会专业力量,包括深圳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力方面专家)、西安工程大学(暖通方面专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空压方面专家)、广州市天工开物科技有限公司(印染方面专家)等;其中深圳中电在谐波治理方面给出诊断报告,北航在空压节能方面做出建议。对用电系统安装无源/有源滤波器,调整系统消谐电阻等参数,实现最优治理效果;空压系统安装负载匹配系统减少空压机组的空载运行和频繁启动;企业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的体系建设,使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3、“节能义诊”为企业探索节能空间
通过对企业的全面检查,才能使节能减排渗入到企业内部,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经诊断,愉悦家纺有1.6万吨标煤的节能潜力,亚光有1.4万吨标煤的节能潜力。其中,愉悦家纺的前纺已完成转杯纺车间空调节能改造项目,夏季车间温度控制在32-28度之间,湿度可控,生产环境明显好转;紧密纺车间空调节能改造预计10月完工。织造车间喷气织机空压节能改造已开始,预计项目实施后喷气织机空压系统可节能20%左右。
4、环资委“百万义诊”计划将继续实施
继在愉悦家纺和亚光取得良好效果之后,环资委计划组织专家对第一批示范企业中的无锡一棉、江苏大生、安徽华茂三家企业进行“义诊”。
(四)建立健全环资委组织机构
1、成立“国家纺织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联盟”
如何将纺织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深层次发掘,需要有组织上的保证,为此环资委联合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等大学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发起组成“国家纺织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联盟”,为纺织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服务。联盟设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联盟秘书处。联盟以“技术引领,标准规范,服务推广,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与支撑服务”为宗旨;以我国纺织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支撑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纺织节能减排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研究制定标准、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纺织节能减排诊断服务及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纺织节能减排资源整合;组织人才培训;推动节能产品/设备认证、技术认定等为主要任务。最大限度地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理念,组织更多研究单位、大学院校和企业加入联盟,为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2、共同成立“中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环资委作为发起人之一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研究所等相关机构共同组建“中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是纺织行业实施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课题,第一批示范企业也包括循环经济技术示范企业,如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此外,大会此次还授予富润集团富源公司“全国纺织再生纤维高值化开发利用试验基地”的奖牌。这些企业都是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优秀企业。联盟集成创新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品和大宗消耗废旧纺织品的先进适用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化,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共同推进纺织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环资委取得的政策支持
自环资委成立以来,大力推广35项技术,开展树立示范企业的活动,开展“纺织工业百万节能义诊”,成立“国家纺织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支撑联盟”,作为发起人共同组建“中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的所有活动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实现纺织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降低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为纺织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环资委成立后的一系列活动,体现了为纺织企业服务的决心,更深层次体现了建立低碳、绿色和循环纺织的工作力度。此外,环资委在2012年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行业专家对上报的纺织行业清洁生产项目进行评审,经政府部门审核最终有7家纺织企业获得国家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扶植,共计4550万元。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