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服装吊牌:小标签大学问 与国际接轨促发展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8日

标签也有准入标准 王建平介绍说,目前,国外服装品牌进入中国,最多的问题是标签。因为不同国家对标签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就拿尺寸标注来说,国外的服装型号为S、M、L或36、38、40等,而中国的服装则是以人体的体形、身高和胸围(腰围)等来对服装的尺码进行标注的。如果尺码标注不按中国标准的规定执行,是不合符中国国家标准要求的,不能在中国市场上销售。

其次,中国对不同的产品要求实施相应的产品标准,无标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同样是不合法的。但在国外,产品的生产商对自己的产品一般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贸易双方一般采用贸易标准来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很少有以国家统一的产品标准来对产品进行规范。

第三,目前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市场质量监管抽查中,“pH值和色牢度要求不合格”是常见的问题。相对来说,中国的相关标准对纺织品服装的pH值和色牢度要求,可能比国外市场的监控要求更为严格。事实上,目前国际上并无专门针对pH值的强制性要求,而纺织品服装的水萃取液pH值略高或略低,是可以通过简单处理进行纠正的。关于色牢度,实施统一和严格的标准,可能会对一些个性化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

杨萍也认为,如果进口服装在国内市场销售,首先要符合中国的强制标准,然后还要符合该产品所标识的最终产品标准。行业应该普及强制标准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重视产品标识标注的符合性。

标签规范化才能促发展

国外品牌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如何才能尽快达到中国的质量标准要求?“首先,了解学习中国的标准化体系和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其次,招聘该领域的专门人才,了解熟悉相关的流程也是不错的方法。”王建平如是说。

王建平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当一个服装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必须了解中国对进口产品质量的监管体系和运作流程,主动与相关监管部门建立顺畅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在中国,产品出入境环节的质量监管是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在生产领域,质量监管由各地的质检机构负责;而在流通领域,产品质量是由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管。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王建平认为,产品标准的设置应该适当简化。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强,过多过细的产品标准设置,将难以满足时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对商品的流通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服装吊牌和永久性标签是服装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代表了品牌特征,是品牌识别的有效载体,也是品牌向消费者给出的承诺。随着人们对服装穿着舒适性、安全性及功能性要求的提高,吊牌所涵盖的内容将愈来愈多。当然,它还承担着说明、指导的功能,如成分含量、洗涤指导等。因此,标牌和标签的规范化是实施服装行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直接表现。企业必须重视服装吊牌和标签的规范使用,才能保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89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