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我的出路,除了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外围环境,关键自身我们还要打造两自企业,就是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只有把两自企业打造起来了,我们中国的服装企业才能长久的有竞争力,而且在国际竞争中间能够胜出。
对于纺织服装业面临的困境,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刘晓午对此进行分析点评。
江苏红豆集团的总裁周海江特别提到了外贸“国八条”细则的作用,他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其实在目前国外市场疲弱,服装纺织业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外贸“国八条”细则的出台能否快速起到作用?
刘晓午:我以前认为,纺织服装业和整个经济是一个比较对等的关系,但是今天看到红豆集团周海江总裁的看法,我感觉纺织服装业相对于宏观经济来说,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回过头来说,国八条对于咱们整个纺织服装业的作用有多大,我感觉从短期来讲,出口退税的延期,还有海关报税政策的一些便利,金融政策的一些支持,实际上这些政策是在短期内可以舒缓企业的成本。
这个成本的减缓的程度可能幅度还是比较小一些,因为整个来讲,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下滑还是在于成本的上升,还是在于需求的回落,造成整个趋势性的下滑。所以从中长期来看,外贸国八条可以从短期内起到一定的舒缓成本的作用,但是从中长期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来说,我们的任务还是任重而道远,所以说我是同意红豆集团周海江总裁的观点。
就像周总所说的,外贸“国八条”可能营造的只是一个外围的环境,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纺织服装业自身的发展,所以他提到了两自,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目前我们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离这两个字还有多远呢?
刘晓午:我感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一般来说它的竞争力主要是建立在成本要素基础之上的,包括劳动力的成本、土地的成本,包括一些环境资源低成本。现在情况改变了,目前来看重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品牌,实际上是一个软肋。
现在有红豆等一些大型的知名的品牌企业开始在做这个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这是一个好的迹象。但是从总体的环境来看,我们的这种国际知名品牌还比较少。
第二个从产品创新来说,实际上中国的纺织服装它的产销量在全球排第一位的,市场的占有率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的很多高新技术产品实际上还是比较弱的,一些高级面料的生产都是要依靠进口,恰恰是这方面产品附加值最高的产品。所以说从自主品牌,从产品的自主创新两个角度来说,中国纺织企业还有比较大的一个道路要走。
整个十年的外贸红利基本上已经消失,现在纺织企业面临的非常大的困难就是,订单从国内向东南亚国家急剧流出,这是不可逆的。如果说我们还是建立在以前成本的竞争力战略基础之上,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比较被动了。
第二个我们的竞争力一定要建立在刚才周海江总裁所说的两自企业,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如果说我们的自主品牌有了,那么实际上我们的车间改变了,车间从国内向东南亚国家流去,但是我们的品牌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品牌之后,实际上我们还是有市场的。如果说打造两自企业,那么实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战略的这种转移变化,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路才会更加宽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