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特别是我们看到的,今天的课题是主办方让我去讲这个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它是没有办法独立于主业务以外的一个课题,所以要把它展开的时候,还是要讲到电子商务、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在当年没有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的时候,流动资本的可获得性是高的,商品流动性加大导致社会库存增加,就会加剧价格波动,在这个角度我们有必要提醒各位特别是我们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要深挖我们这个行业的产业链。
我们刚才谈的是对供应链的简单描述,现在需要谈一谈供应链金融,谈到这个话题我很兴奋,因为这十余来我一直研究这个东西,不敢说有什么心得,但是有一些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我们国家的体制决定了银行融资为基础的一种供应链金融方式,站在银行的角度来讲,它还是会和它的产品的甚至正常的我们国家法律界定之内的风险控制变相因素来进行结合。
我们要思考,我们到底如何把自己打造成核心企业,打造成能够去协同这些业务的发展,这是作为供应链金融、作为我们在座的企业要听到的,并不是我们看到银行的一些产品配合,银行的产品还是要有资源跟它们匹配,银行的更多产品是以资产支持来实现的,这个资产不光是我们的流动资产,还有固定资产、还有普通的资产,这些才能构成它的整个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企业作为整个金融服务,它是围绕供应链展开,所以避免不了与主业务结合,意味着我们在座的企业可能会成为银行业或者资金供给的供应商的金融服务的外包商或者运营的主体。真正的运营真正来讲应该是我们的企业来成为主体,这个主体更多的我们要看银行在这方面的金融生态服务体系,重塑风险模型、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架构重组、信息技术应用、物流技术应用、法规建设、多主体参与。这里面解读一下会有很多的关系,我也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和银行、和担保结构、物流结构在本身一直在运营这个企业,在多节点、多业务的协同,跨区域跨平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但是今天我们把它抛出来,让大家在这个方面有一些大概的方向可以展开,不能仅仅是当成一种口号和炫耀,实际上它也有一个历程。
下面谈一下大宗商品与供应链金融的天然结合。在我们的印象中,供应链融资就是控制质量,有关的变现。我们回过前面讲的话,我们的供应链融资这个产品更多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以银行为主导的状态下,它是提倡这个逻辑关系,它必须考虑整个宏观的价格,资产的结构,所有的东西都决定了要不要推出这个产品。所以它和它结合是因为我们商品流动性比较强,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比较强,能进行付款。同时它能通过这个方式,通过规模化的操作达到效益,它能够让它有一个真正的商品模式,发现它的经济效益。我们说当大宗商品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时候,必须要提到它本身的内在属性和金融供应商的属性要进行统一,如果这两个不能进行统一,价值观就不一致,价值观不一致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我们提了很多供应链的创新、融资的创新,但是它化解不了内在的一个矛盾。
这个影响变量大家可以看一看,刚才也讲了,特别是关于银行资产的结构,有关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支持也非常关键,特别是现在面对美国进一步的量化和宽松,同时我们在这个时候也看到,有关资产的议价、资产的价格,我们银行在风险管理的时候往往是滞后的,在这个过程中,当它的价格风险机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风险,也就是说,供应链融资要紧密的结合。
关于供应链金融,这个主题为什么会出现,也有四个方面:
第一,业务需求不断扩张。供应链中买方帐期的延长向上游传导;市场规模预期扩大;第三个交易形资产规模扩大。
第二,市场竞争的主动选择。战略采购和市场储备增加,规模效应的内在需求,商业折扣、返利的要求。
第三,参与的主题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市场更多的是商业银行主导的融资产品,大宗商品供应链环境中企业的协作能力也日益加强。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机构、监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逐渐成长。
第四,供应链金融生态链日趋完善。这个就不逐步展开讲了。
目前的障碍确实比较多,主要是体现在两者之间金融供应商和主体之间没有在一个环境下的平衡,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没有办法进行展开了。
这是供应链金融怎么运营,前面讲的是更多的概念化,那可能会碰到的情况。
资产结构差异化的供应链金融战略,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它的整个全线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综合,特别是大宗商品和国际贸易是紧密衔接的,不能光看一个国内产品之间的供应链,当然我们的出发点可以从某一个点出发,但是规划要进行整个全线的规划。
运营的三螺旋,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讲了。我们把它当成一个产品,既然是产品,就要有战略规划,就要深入下去。
最后一个话题,如何实现在线供应链金融系统,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很多企业都想干这个事情,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这个系统还是要进行规划,要结合你的企业去规划,就像我规划了一个系统,我的同事告诉我,可能你50年也实现不了,有的可能没有办法去实现。我们就应该根据这个企业它的实际情况进行匹配,把资源匹配好了以后才能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至于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的有效统一,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十年,我的同事天天在喊,但是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所以按我的理解,在座的各位如果说需要真正去把这个供应链金融当成一个辅助产品也好,当成一种延展性扩张也好,当成一种战略来进行推广也好,需要结合自己的资源来进行前期的规划。
谢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