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服装品牌产业:资本动作等经营理念受到关注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9日

国际化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化”就成了中国企业的热门词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今,国际化更是成为企业的生存方式,甚至可以说,今天,不是你要选择国际化,而是国际化要选择你。

“‘国际化’是中国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当前,通过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工作的持续推进,树立中国自主品牌的时尚话语权,是中国服装业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非常看重国际化。

国内的服装品牌企业也从未停止对“国际化”的探索。

2002年开始,杉杉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大品牌合作,开始了经营国际品牌的探索,也拉开了“多品牌国际化”的序幕。先后通过合作、收购等方式,使杉杉旗下的品牌增长到20多个,通过几年的运作,一些品牌已经开始开花结果。用杉杉集团董事局主席郑永刚的话说:“只有在运作国际品牌中,才能学到国际品牌的运作经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国际品牌运作人才,也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品牌运作成国际品牌。”

波司登也是较早提出国家化的品牌。2003年初,波司登在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成立美国分公司,在当地聘请优秀设计师,同时聘用熟悉当地市场、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负责市场拓展。2008年9月23日,两家波司登男装专卖店在英国开业,开创了中国自主男装品牌专卖店登陆欧洲市场的先河。今年7月,波司登伦敦旗舰店与欧洲总部正式启用。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高德康认为:“在波司登的战略规划中,四季化、多品牌化、国际化三足鼎立。作为行业领军品牌,波司登敢于走上国际竞争舞台,探索符合中国品牌的海外扩张之路,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积累更多的经验。”

2007年,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的激励下,红豆迈出了又一关键步———到柬埔寨创办占地11.08平方公里的经济合作开发区,这也是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八大境外园区之一。

此外,例外、吉芬、卡宾、利郎等品牌在巴黎、纽约、米兰等时尚之都的闪亮登场,也是中国服装品牌走向国际的积极尝试。

当然,尽管那些从国际化运作中得到丰厚回报的品牌成为大家羡慕的榜样,但是“国际化”也不是适合每个企业发展的“万金油”。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命脉,就像人一样,大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道。”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区总监赵倩在谈到这一问题说,要不要国际化的问题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适合什么样的土壤,就在那里好好生存。她建议,“国际化”不能盲目,更不能盲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用原有的一套经验去复制到另外一个市场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个产品是适合所有市场的,自己的目标市场一定要符合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战略。不能看着别人获利,而不顾自己的“局”。突然变线,很容易连原有的市场也失去。

这与国际著名趋势专家冯久玲的观点一致,她曾表示,一个品牌必须要立足本土,并且一定要能够鼓舞自己本身的消费者,才可以国际化。因此她认定,中国的消费者市场是中国服装品牌走向国际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快时尚

以ZARA、H&M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高举着平价、快速的标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也掀起了一股快时尚的热潮。一时间,只要在稍微繁华的城市,都会看到ZARA、H&M等快时尚品牌扎堆开店、竞相争辉的热闹情景。在中国,以美特斯·邦威及其旗下的ME&CITY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土品牌也纷纷开始试水快时尚。

“快时尚”品牌的货品管理核心就是“快速、少量、多款”,甚至人为造成缺货———这一分钟你不做出购买决定,下一分钟商品就会售光。“快”更是它最突出的特征:快速设计、快速生产、快速出售、快速更新。ZARA的目标是15天完成产品从设计、采购、生产到全球各地专卖店上架销售,24小时内配送到欧洲大部分店。“快”让ZARA年销售额过百亿欧元,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整个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专卖店直销一体化的快速反应系统,这种快速而强大的商业链系统才是快时尚赚“快”钱的真正支撑和保障。

美邦服饰紧追快时尚步伐,据了解,ME&CITY品牌从工厂生产到门店上架最快只要20~30天时间;在紧跟和引导时尚潮流方面,ME&CITY有50~60人的设计团队,设计人员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等,一年能设计出4000~5000个款式。

即使像罗蒙这样拥有几十年历史的成熟企业,也感受到了这种扑面而来的变革之风。做大众时尚第一品牌的目标,宣告了一个以快时尚为标签的新罗蒙的诞生。在罗蒙集团董事长盛静生的眼里,罗蒙的“快时尚”包含三个要义:“化整为零”快开店、“快速配销”快上货、“平价时尚”快销售。“每天开新店,每周出新款,每月上新货”,这对转型时尚品牌的罗蒙来说,是目标也是动力。

当然,“快”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库存,这也是服装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快”和库存形成一组矛盾,这是服装企业走“快时尚”道路的最大风险。

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如果想尝试“快时尚”模式,最好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设计到销售完全自管自控,达到快速反应要求;第二,抢先于名牌上市的流行商品供应,以优质少量多款的效率火速上市;第三,不断供应“新鲜商品”(销售期一般为3周);第四,创新的个性化经营模式,包括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0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