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奢侈品牌对代理商的考量还包括:是否足够了解本地市场和消费者?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各有不同,品牌需要具备丰富本地实践的代理商共同平衡全球和本地的市场策略制定和执行;以及是否有稳定且有效的渠道资源?拥有有效且稳定渠道网络的代理商通常是品牌商优先考虑的对象。
协作与分工
但在合作的过程中,奢侈品牌与中国代理商不免分歧和矛盾。在毕少朴看来,一些中国代理商在早期的犯错通常是过于看重利润,有时为了节省成本能早日收回前期的庞大投资,代理商对品牌形象的控制和相关服务没有适当地关注,导致品牌形象受影响,而自身也失去代理的可信度。
那么双方的协作与分工应该如何把控才能让合作关系健康而长久?毕少朴认为,在共同开拓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代理商主要是帮助品牌了解本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品牌商则需要通过与代理商的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准确的市场定位。
有了清晰的定位之后,代理商还需要为品牌搭建合适有效的渠道网络,而品牌商则需要引进更能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而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双方不同意见的情况就是品牌如何实现本地化。
根据陈志龙了解,国内代理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没能坚持国际化企业的运营理念和标准,渐渐渗入过多的中国式思维也导致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上海一家奢侈品牌的原代理商,在前期市场开拓和品牌维护方面都做得非常优秀,但因其后来在大客户管理方面采用中国市场比较流行的发票补贴消费和隐形公关等方式,奢侈品牌知悉后担心会发生不可测的危机,以违反合同为由果断终止了合同,国内代理商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毕少朴建议:“一般而言,品牌商会更坚持原本的文化不被改变,而代理商会更了解本地需求,希望品牌能够做适当的本地化调整。所以双方充分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要共同协商并一致行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