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快时尚”风潮正在将“奢侈”拉下高傲的展台,使普通大众都可享时尚的盛宴。在全球需求下滑的大背景下,一些老品牌后劲乏力,时尚快消品却保持了逆势上扬。
在北京最繁华的购物中心之一西单商圈,聚集了世界各大时尚品牌,但店面最大、人流最多的恐怕还是ZARA和H&M这两大快时尚品牌,在这里购物,首先得有耐心,因为试衣间和交款台前排长队是经常的事情。
快时尚,在服装界内一般也被认为是“廉价时尚”,主要针对白领阶层和年轻人。在新苏连锁百货集团总裁王玮看来,所谓“快时尚”,除了“时尚”之外,还要具备两个核心要素,就是:速度快和价格友好。
王玮:我们会发现,很多货品可能在两个星期之后就没有了,新一波货就上来了,这一点很多传统的中国百货店服装品牌很难做到。还有一个特点,它的价位是牢牢控制在中档甚至稍微偏低的区间里面,让人非常容易下手购买。
ZARA的老板Ortega经常比喻,“做时装生意就像贩鱼,一件剪裁时髦、 颜色新潮的夹克就跟一条新鲜的鱼一样,卖得快,而且价格不菲。”那么,快时尚到底有多快?传统服装行业,一件衣服从设计师的创意,到成品可以卖给消费者,这中间的流程要走6个月以上,但是快时尚品牌一般只需要两周,两者相差了12倍,最新潮流趋向,都能够被快时尚迅速扑捉并投向市场。某种意义上,快时尚都不是潮流的创造者,而是快速反应者,他们的设计师都是空中飞人,穿梭于各种时尚发布会获取灵感,保证每年能够设计足够多的款式。
以ZARA为例,一年起码要推出12000种以上款式,往往最新一季迪奥新装在巴黎T型台上刚刚亮相,两周之后,其他城市的时尚男女就能够在ZARA的橱窗里看到时尚元素已经变成了成衣。经济学家郎咸平把这种商业模式总结为:“放弃创新、保持时尚”。
郎咸平:他们没有名牌设计师,几百人的设计师团队通通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靠设计师,就是这个理念,放弃创新而要做市场的快速反应者,因此产品特别时尚。
快速反应,一方面能够引领潮流,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成本控制在很低水平。快时尚服装的周转期从6个月压缩到两周,单单是仓储成本就缩减了90%以上。
[1][2]下一页>>